太空种子,也称为航天育种或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育种手段。日前,正值秋收时节,山南市农科所科研育种基地成功收获了今年4月播种的藏青2000、山青9号、山油2号、山油4号等5个空间搭载诱变品种的M1代种子,标志着山南市航天育种研究迈出关键一步。
在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扎西次仁的现场指导下,科研人员顺利完成采收工作。据介绍,M1代种子的核心任务并非测定产量,而是筛选变异单株,需记录株型、株高、穗型等农艺性状,尤其关注变异特征。
扎西次仁表示,太空环境引发的基因变异具有随机性,M1代植株表型差异通常不明显。明年将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单株稀播,开展M2代种植,进一步比对和筛选可遗传的优良变异。整个育种过程需持续4至5年,才能培育出性状稳定、高产的新品种。
同时,油菜种植区由农艺师杨涛带队开展采收工作。团队提前对油菜单株实施套袋隔离以保证纯度,重点筛选抗病性强、分枝数多的优良变异材料,为山南市油料作物提质增效提供种源支撑。田间采收完成后,科研人员对种子进行机械脱粒与分类晾晒,最大限度保持种子活性。这些种子将作为明年M2代种植的“基础样本”。
据了解,此次共种植航天育种材料300余行,其中山青9号、藏青2000等青稞品种田间整体长势健壮,油菜品种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