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乡村振兴

红色底蕴托起高原乡村振兴梦

2025-04-14 西藏日报

  近日,在藏东明珠昌都,“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边坝县作为活动的重要参与地,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执行,将红色基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红色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基层、扎根群众心间,激荡起基层党员群众爱党爱国、共建家园的赤子情怀。

  深调研精统筹:筑就活动坚实根基

  “活动要办到群众心坎上!”调研中,边坝县委书记文涛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确保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边坝县构建“县级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责任体系,通过走村入户、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摸排群众意愿。

  沙丁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顶着高原寒风,挨家挨户询问基层群众对传统技艺比赛的意见和建议;加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在田间地头与农牧民群众促膝长谈,记录他们对现代技能培训的期盼;马秀乡工作人员耐心向群众讲解活动内容,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今年以来,边坝县开展摸底调研144场次,走访群众2559名,收集意见建议180条。正是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确保了活动既符合乡村实际,又充满时代活力。

  技能大赛显身手: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异常高涨。在传统生产生活技能复赛现场,95名选手各显神通:

  手磨糌粑比赛中,马秀乡的白玛伟色手腕轻转,青稞粉簌簌落下,如雪纷飞;

  酥油制作赛场上,马武乡的美多郎增反复捣制酥油桶,现场向观众展示牦牛奶分离技艺;

  在酥油茶制作区,沙丁乡的丹增扎巴抡起茶桶,随着“咚咚”闷响声起,酥油茶翻滚,茶香四溢。

  选手们的精彩展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与喝彩声,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评委们细细品尝,从色泽、口感、技法等方面进行打分。

  挖掘机操作赛场上,29名选手齐聚一堂,操控重达数吨的机械臂完成“S弯避障”等高难度动作,赢得场边观众连连叫好;

  焊工比赛区火花四溅,选手们戴着护目镜,手持焊枪专注操作,焊出的焊缝如鱼鳞般整齐光滑;

  藏餐制作区香气扑鼻,32位厨艺高手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牦牛肉藏包子皮薄馅大,青椒肉丝里加入现代摆盘艺术,评委连连称赞:“这些比赛不仅比手艺,更比创新!”

  线上线下齐发力: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快看!咱们乡的参赛队伍上场了!”金岭乡的年轻人围着手机欢呼。只见画面里,农牧民队伍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舞步娴熟优美,展现出独特魅力。

  边坝县融媒体中心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抖音直播锅庄舞复赛,引得数万线上观众以点赞、评论等方式积极互动。

  线上火热,线下更“燃”。在边坝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比赛现场,参赛者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家乡变化:“从前帐篷漏风,现在安居房宽敞明亮;从前看病要骑马三天,现在村医随叫随到……”

  据统计,边坝县已开展直播69场次,累计吸引观看188万人次;线下悬挂横幅828条,举办宣讲749场次,覆盖群众近5万人次。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让红色文化如春风化雨,浸润边坝每个角落。

  从雪山脚下到澜沧江畔,从寺庙经堂到田间地头,“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已深深扎根边坝大地。活动开展以来,边坝县累计举办赛事1196场次,参与群众12432人次;技能培训惠及3867人次。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边坝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精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生动实践。正如锅庄舞复赛上那支《吉祥颂》所展现的——舞步不同却和谐共鸣,这正是新时代边坝最动人的风景。未来,边坝县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桨、以民族团结为帆,在乡村振兴的壮阔航程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