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李喜军。记者 文凤 倪曼 摄
“从甘肃老家的罐罐茶,到新疆的大枣茶,再到西藏的酥油茶。”自治区人大代表李喜军说,“我深深感受到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互鉴融通、密不可分。”
今年48岁的李喜军是日喀则市亚东县下司马镇下司马社区党支部统战委员,居委会民族宗教委员、文教卫生委员,他的人生故事跨越了地域、民族和文化,是各民族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的缩影。
1996年从乌鲁木齐某部队复员后,李喜军跟随家人来日喀则做生意,期间结识了许多藏族朋友,很快学会了藏语,也熟悉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2000年,经朋友介绍,我和亚东姑娘卓玛次仁结婚了,成为了亚东的‘上门’女婿。”李喜军开心地回忆道,“我现在藏语说得很地道,可以跟村民无障碍交流,完全融入了亚东生活。”
年轻的李喜军跟随妻子在亚东定居后,主动加入了亚东鲑鱼产业养殖合作社,靠着勤勉负责和认真钻研,很快熟练掌握了亚东鲑鱼养殖核心技术。渐渐地,他从一名打工者成长为居委会鲑鱼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员、管理员,还被选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在他的参与下,2022年至2024年,合作社共出售成品鱼3万斤,为辖区群众创收94.6万元。
为更好地拓宽就业渠道、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李喜军带头开办了一家电焊铺,主动吸纳当地群众到电焊铺务工,并无偿传授电焊技术,先后帮助25名群众实现就业,走上致富路。为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今年李喜军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外来人员在边境县落户的建议”。
李喜军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宣传者、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实践者,曾荣获“2022年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所在家庭荣获“2022年西藏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西藏自治区最美民族团结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