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馆藏作品保护水平,5月20日,西藏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讲座,聚焦于馆藏作品预防性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美术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播。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藏品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文化艺术,西藏美术馆特别策划了此次讲座,旨在通过专家的讲解,提升美术馆工作人员在藏品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藏品保护管理体系。
讲座邀请了藏品预防性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罗晓东担任主讲嘉宾。罗晓东介绍了藏品预防性保护的基础理论,并详细阐述了造成藏品损坏的十种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物理力量、偷盗与破坏者、火灾、水灾、虫害、污染物、光照、不合适的温度等。
“预防性保护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保护理念,核心在于通过控制藏品的保存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藏品的损害,从而有效延长藏品的寿命。这一理念对于确保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罗晓东说。讲座中还演示了藏品日常清洁维护的专业工具和材料使用,让现场观众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流程,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对藏品保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讲座的高潮部分在于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对预防性保护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藏品保护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了预防性保护在藏品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主讲人分享了在藏品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听众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指导。
“此次讲座不仅让美术馆工作人员在藏品环境监测与调控、预防性保护、虫害消杀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大家应对藏品保护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的馆内藏品保护经验交流,完善了藏品保护管理体系,提高了藏品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西藏美术馆副馆长次仁朗杰说。
美术馆作为文化艺术收藏与展示的重要殿堂,承载着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理念,才能确保这些珍贵的画作以及文化内涵得以完整保存,不被时间所侵蚀。“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西藏美术馆藏品保护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动,更是对文化艺术传承事业的一次积极贡献。只有持续加强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这些宝贵的财富,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熠熠生辉。”西藏美术馆馆长拉巴次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