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老师正在吹奏鹰笛。
次旦老师在春晚后台。
鹰笛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乐器,吹奏出的每个音符蕴含了大自然的灵性。笛声如同在天空中任意翱翔的雄鹰,高亢且空灵,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今年74岁的次旦,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也是自治区级藏族鹰笛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次旦老师从小和鹰笛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立志要将藏族鹰笛艺术发扬光大。如今,退休在家的次旦老师依旧奔忙在传播藏族鹰笛艺术的工作中,为传承“非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赴京学艺 专心学习竹笛演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初次见到次旦老师,很快便从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气息。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被他身上的儒雅气质和渊博学识所吸引。刚一坐下,只见他翼翼地将一个布袋小心放在身旁,偶尔会轻抚袋内的物品。后来才知道,里面装着他视若珍宝的鹰笛,也装着他为之奋斗的追求与梦想。
交谈中,时间仿佛回到了1963年。当时年仅13岁的次旦由国家民委招生,被保送到北京的中央民族学院,开始系统学习民族器乐专业,专攻竹笛演奏,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我们一起去北京学习的共有24人,当时大家年纪还小,不知道去北京学习意味着什么,后来才慢慢了解到我们身上承担着藏族民族器乐的传承与推广的责任,所以大家都很刻苦地学习和训练。”次旦说。
1970年,次旦学业有成,回到西藏,成为一名专业的竹笛演奏员,先后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工作,也随团前往22个国家巡回演出。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演出,让次旦逐渐成为区内竹笛演奏的佼佼者,但他心中始终挂念着那些逐渐失传了的民族乐器,鹰笛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工作越久这种想法就越强烈,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些小时候听过但没见过的乐器,最想找到的就是鹰笛。”次旦说。
材料难寻 意外得到三根鹰翅骨
相关文献记载,鹰笛至少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用鹰翅骨制作而成的珍贵乐器。但这种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猎杀,只有牧民在放牧时偶尔能拾到一些冻死或病死的鹰骨。次旦告诉记者:“传说,雄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勇敢地朝着太阳飞去,直至化为灰烬,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鹰笛的材料很难找到。”
尽管如此,次旦仍然一直怀揣寻找和制作鹰笛的梦想。他一边工作一边打听,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原材料,“其实当时我也挺沮丧的,花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没有找到适合的材料,连真正的鹰笛也没见过。”次旦说。
时间一晃来到1986年,机缘巧合,次旦得到了三根非常珍贵的鹰翅骨。说起第一次见到鹰翅骨的情形,次旦至今非常激动。“因为我没见过藏族鹰笛,也不敢贸然动手加工制作,所以这三根鹰翅骨就在我手里保存了近十年,一直没有被做成真正的鹰笛。”次旦说。
精心制作 终让鹰笛奏响旋律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次旦每次看到收藏的三根鹰翅骨,心里不免有些遗憾。“那个时候,我觉得都找到了鹰翅骨,但做不成鹰笛就没有任何意义。”直到1992年,次旦随队前往青海演出时,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团的一名笛子演奏员手中,看到了一支竖吹的自制鹰笛。这支鹰笛仅有20到30厘米那么长、手指那么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鹰笛,尽管用它只能吹奏一些旋律简单的牧歌,制作工艺也比较简陋,但我知道了鹰笛的模样和吹奏的方式,心里一下就有底了。”次旦说。
1997年,次旦出国演出前路过北京,找到了时任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笛子演奏家宁保生,请他帮忙制作鹰笛。“当时,我把鹰笛的模型和图纸都拿给宁老师看,他也特别感兴趣,我们研究了很久,但还是不敢直接在骨头上加工制作。”次旦说,“后来我们找了一些与骨头粗细、长度差不多的竹子,先尝试用竹子做一个竖笛,确定能吹响后才开始在骨头上挖孔。”最终,三根鹰翅骨被制作成了三件乐器,但只有一件成功制成了鹰笛,这也成为了西藏第一支真正用于专业演奏的六孔小D调藏族鹰笛。
次旦介绍,2020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藏族鹰笛艺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在那曲市嘉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找到了宝贵的45根雄鹰翅骨。“当时,我们带着精选的38支鹰翅骨,在杭州专业乐器制作大师的指导下,成功制成了用于专业演奏乐团使用的各种有调的鹰笛,为更好地传承和培养更多的鹰笛演奏人才,尤其是为‘藏族鹰笛艺术’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次旦说。
登上春晚 鹰笛演奏绽放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次旦与众多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以鹰笛为代表的西藏传统乐器,受到了与其他众多民族乐器同等的关注。2024年,作为自治区级藏族鹰笛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次旦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奏鹰笛,为《格萨尔》和最后的大合唱部分伴奏,展示了鹰笛的独特魅力。“接到春晚导演组的邀约时,我特别高兴,这可是春晚呀!我能在春晚的舞台上让全国观众听到鹰笛的声音,真的觉得很自豪。”谈起当时,次旦依然难掩激动。
对于次旦来说,筹备春晚的那段时间很难忘怀。为了让演出达到最好的效果,次旦与多个民族的演员一起认真排练,精益求精、反复磨炼。“大家一起排练,休息时偶尔会闲聊,讨论自己民族的特色乐器和舞蹈等,由于主要演员大都来自西藏、新疆、内蒙古地区,都是草原上的民族,所以共同话题很多。草原上的民族大多有雄鹰崇拜的民族文化,大家都说这是第一次见到鹰笛,都很喜欢。”排练间隙,每当次旦吹起鹰笛,同台的演员们就会围过来,纷纷沉醉在鹰笛那空灵清澈、高远悠扬的曲调中。次旦说:“对我来说,能够带着西藏民族乐器登上春晚,让鹰笛的声音传遍全国、全世界,这是值得我珍藏一生的回忆,也激励着我继续努力传承发扬藏族鹰笛艺术。”
时光流转回这个明媚的午后,一番畅谈过后,次旦郑重地从布袋里拿出那支鹰笛,他一层一层地掀开包装,五六层后鹰笛才渐渐露出了真容。它长约20厘米,有6个笛孔,笛尾还挂着绿松石的吊坠,笛身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它在我身边有二十几年了,陪着我去过很多地方演出,也把高原的声音带到了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鹰笛的魅力。”次旦感慨地说,“我一直有三个愿望,想制作藏族鹰笛、藏族竖笛和藏族陶笛。如今已经实现了其中两个,只有藏族陶笛仍在摸索当中,但我有信心一定能制作出真正符合西藏传统工艺的陶笛,让这些濒临失传的西藏民族乐器再次发出最美的乐声。”说罢,次旦优雅地吹响鹰笛,笛声高亢而明亮,带着历史和自然的厚重穿过悠悠岁月。图由次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