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永远的北京方便面

2025-10-28 西藏日报

  说来万分惭愧,自1989年6月从湖北沙市六中西藏班毕业后,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真心感恩沙市六中西藏班各位可敬可爱的老师,感激他们对西藏班学生的无私奉献!感恩这份真切而厚重的汉藏师生情谊!作为一名受恩于度成华等全体汉族老师的西藏班学生,真心向老师们道一声:老师们辛苦了!我们永远感恩!祝愿老师们平安吉祥!

  彼时,我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孩,几个年龄较大的,也就十四五岁,又是第一次远离家门,生活自理能力差,闷热气候和饮食习惯也一时难以适应。为此,度成华等几位老师操碎了心,他们不仅要耐心教学,还要如父母般悉心照顾好每个学生的饮食起居、小病小灾;除了白天的嘘寒问暖、尽心呵护,还有深夜里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给每个学生捂好被子,伸手探额头查看是否着凉发烧。我们的冷热酸甜、喜怒哀乐他们都做到感同身受、休戚与共!

  当我们在他们细心且周到的关怀下,圆满完成初中四年的课程,依依不舍踏上回家的路时,我在热泪盈眶中曾闪出千万句感恩的话语。但是,我一时难以下笔,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达我们对各位老师的感恩之情!如此一晃,便过去了四十个春夏秋冬,虽恍如隔世,却历历在目。今天,我终于落笔写下这些字句,虽不能表达万一,亦可聊以慰藉——了却近四十年的心愿。

  诸多恩师,无法一一念写,就以集严师、良友、慈父于一体的度成华老师为代表写下我们的感恩之情!

  度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苟言笑,不料课堂上讲课却是平易近人中不乏激情四射、文采飞扬,能把我们半懂不懂的语文课讲解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除课本内容外,度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诸如《孙叔敖杀两头蛇》等典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几年后,再去翻阅这篇文章,才知道这是出自西汉刘向所撰的《列女传·母仪传》,度老师能把对我们来说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讲得通俗易懂,激发了我们对汉语文的无限热爱。度老师身上总能够体现孔子的教学真谛: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和引导,使每个学生或在作文、或在数学、或在演讲等方面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其中不乏像古如多吉等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如今想来,这才是真正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也做到了为学生呕心沥血、奉献一生。

  在生活上,度老师对我们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与呵护。我入校后查出急性乙肝,需要在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但老师们都不顾自身被传染的危险,经常来医院看望我,特别是度老师,几乎是天天来看望我,边安慰边补课,让我安心治疗,且每天都会给我带来好吃的食品水果,其中就有我至今仍爱吃的北京方便面。

  那时,有一种尼龙网兜,红白相间的网格,透过网格就可以看见里面的各类食品,看着就馋。北京方便面是当时刚生产上市的美味食品,装在网兜更叫我欲罢不能。它的特点是包装朴素,用开水泡个两三分钟,就会香气四溢。度老师知道我喜欢吃,就经常买给我吃,同时不忘叮嘱我不可天天吃,就像父亲知道小孩馋嘴,由着他吃,却又满怀关爱告诫不可贪吃。

  由于老师们不停地来看望我,在医院里我的伙食又是最好、最有营养的,病友们都笃定我是高干子弟。我一再解释,我真的是西藏普通农民家庭的小孩时,他们总是不相信,以世俗的心态想,怎么会呢?可他们又哪里知道,我们沙市六中西藏班的老师们,对我们每个藏族学生都是如此悉心关怀、呵护有加呢?

  师恩如山,铭记心间。千言万语无以表达我们最真挚的眷念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