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聚焦“六大特质” 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2025-04-07 西藏日报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强调了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具备的“六大特质”,为推动新时代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思政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思政引领力彰显了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确保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增强思政引领力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西藏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引导青少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同时,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坚持“八个相统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通过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老西藏精神等方式,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坚持为国育才,锻造人才竞争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重点任务,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竞争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当前,西藏正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期,全面加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区的重要举措。首先,推动教育体制深层次改革,结合西藏特色产业设置相关专业,提升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再次,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加强区内高校多学科建设,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最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地位与待遇,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三、坚持自立自强,筑牢科技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依托。在西藏,坚持自立自强、筑牢科技支撑力意义重大。一方面,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的针对性与引领性,攻关、推广高原适用关键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助力西藏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内容,建设智慧校园,搭建线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四、坚持人民至上,夯实民生保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保障力充分展现了教育的人民属性,有力阐释了人口大国如何办教育、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征程,西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落实民生保障力,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民生保障制度,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发展,继续实施15年公费教育,完善教育“三包”政策,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最后,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五、坚持全员育人,凝聚社会协同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社会协同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教育强国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当前,西藏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今后,一是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搭建学校、家庭、社区沟通平台,关注学生成长情况。二是挖掘社会资源融入教育。邀请西藏本地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开展唐卡绘制、藏戏表演等特色课程。三是教育、培训与就业统筹协调。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高质量教育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四是深化拓展教育援藏。多维度协同推进,强化师资援助,加大教育资源共享力度,丰富教育援藏项目。

  六、坚持交流互鉴,提升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强国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此,西藏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通过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西藏教育故事、传播中国西藏教育经验、发出中国西藏教育声音,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西藏力量。

  (作者单位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