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对听、读、写、说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对此,英语任课老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培养小学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受年龄和阅历限制,加之天性好动,会给英语任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很好,但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得挺不错,可一到口语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对此,加强对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把教授学生英语口语同教学活动相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心、信任和喜欢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水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影响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原因
1、语言学习环境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完全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不断思考、摸索而积累出来的。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知识储备和英语学习环境限制,其英语口语水平普遍不高。
2、学生的自主性差
受年龄限制,小学阶段的孩子自主能力较弱,一般都比较胆小,羞于说英语。很多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
3、重视程度不够。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笔试的成绩来衡量英语学得好坏,更何况还是小学英语,到初中再学习也不晚。如果对口语未引起足够重视,教与学仍停留在语言知识点上,对教材中口语活动也只是浮于表面,做作形式而已,会造成学生只会读不会讲。
三、培养和提高小学英语中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
1、在英语口语方面科学引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身边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探究心理,但受年龄和阅历限制,导致他们在面对具体事物时,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和逻辑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做到教学活动丰富有趣,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情感关怀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英语口语知识。同时,要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启发学生开拓思维,促进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在进行水果名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多种水果放进一个大口袋中,再准备相对应的水果卡片,并将学生分小组进行教学。一组学生拿水果,一组学生拿卡片,让他们找到水果与卡片相对应的同学后完成组合,然后让组合的两个学生用英语对水果进行简单介绍。这样的口语练习,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书本上的角色开展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等进行教学。在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提前对角色的对话内容进行梳理,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于学生表达错误的地方要及时进行纠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另外,小学生生性活泼、爱玩好动,注意力不会持久,且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尽力把学生带入逼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有效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需要教师解放思想、解放学生。教师要把英语口语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引领学生爱上英语学科,爱上生活的美好。同时,要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提升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有效性,为孩子今后英语学科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