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唱好宣讲“重头戏” 画好宣讲“效果图”

2020-07-15 陈昭伟 拉萨晚报

  背景与原因

  “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宣讲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始终高度重视宣讲工作,形成并保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讲工作格局,也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宣讲效果。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宣讲形式单一,照本宣科地读《宣讲提纲》、念《宣讲手册》,一味进行理论灌输;有的宣讲内容“晦涩”“高深”,与宣讲对象的生活实际和文化需求脱节,入耳入脑难更难入心,与“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落得实”的宣讲标准和要求相距甚远。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宣讲能力水平不足、贴近宣讲对象不够、宣讲方式方法不妥、实践活动做得不实。“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坚持“讲”字为要、注重“实”字落脚,突出宣讲引领这个极其重要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宣讲水平、主动贴近宣讲对象、真正活化宣讲方式、扎实做好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唱好宣讲“重头戏”,让宣讲内容入耳入脑又入心,达到最佳宣讲效果,确保画好宣讲“效果图”。

  做法与反响

  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让宣讲对象“坐得住”。“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就是宣讲,宣讲员的理论水平和宣讲技巧关乎宣讲对象的消化吸收,也关乎整个活动的质量标准。作为宣讲工作者,不能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技巧上的娴熟,那就要落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陷阱,势必导致宣讲对象“坐不住”和“开小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周县高度重视“喉舌兵”的培育工作,始终把练就宣讲员过硬的“基本功”作为宣讲工作的头等大事、重点工程,狠抓落实落地落细。在认真选派宣讲员积极参加区、市宣讲员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学深、悟透、做实的标准与要求,积极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集中培训与鼓励自学、以会代训与以讲代练、自主撰稿与有奖征稿、广泛宣讲与集中比武等相互结合、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精心组织宣讲员们学理论、练技巧、记要求、谈体会、说变化,重点组织深入学习《宣讲提纲》、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着重加强语言艺术、礼仪规范、答问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在学习领会、撰写讲稿、宣讲引领、比武竞技和交流互动中武装头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技能,培养了一支“学得好、上得去、讲得好”的宣讲工作队伍,为讲清缘由、讲好内容、讲透道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确保让广大教育对象“坐得住”夯实了基础。

  通过培训方式的改进和整合,广大宣讲员一致认为,自身经受了磨炼、收获了成长,学习收获更多了、宣讲底气更足了;听众们开小差的少了、专心听的多了,而且听得更入神了、坐得更久了。

  善用易懂的“大白话”,让宣讲对象“听得进”。理论宣讲的首要目的,是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广大宣讲对象“听得进”。如果面对年龄特征不同、学历层次不高、社会阅历不一、接受能力不强的宣讲对象,宣讲员一味地使用官方语言或列举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进行宣讲,势必导致“左耳进右耳出”甚至“根本就听不进”,“听得进”就不可企及。

  “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通过检查、调研、走访,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到广大宣讲对象厌倦聆听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宣讲,乐于聆听通俗易懂、有血有肉的宣讲。为此,林周县坚持以动员部署会、节点转段会、宣讲培训会、示范宣讲会、宣讲报告会“五会”为重要契机,通过提要求、作交流、搞培训、作示范、听报告等形式,引导宣讲员们充分认识“只有贴近听众、深入听众,才能抓住听众、打动听众、感染听众”的深刻道理,积极采用听众听得懂的“大白话”进行宣讲,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让听众深感可亲可近;在接地气、有生气上下功夫、求实效,认真区分各宣讲群体的不同情况,以诸如西藏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西藏农牧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三包”政策等宣讲对象关心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等为“大白话”,选择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进行宣讲,让听众感兴趣、“听得进”。同时,鼓励宣讲员们认真学习、广泛借鉴,勤于反思、不断总结。

  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宣讲员一致认为,善于使用易懂的“通俗话”进行宣讲,改变了过去那种“如雷贯耳”的强制性、灌输式教育方法,倡导的是一种把“大道理”转化为“大白话”的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引得听众们更多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发掘管用的“新形式”,让宣讲对象“记得牢”。理论宣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采取喜闻乐见、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宣讲,让广大听众不仅“记得住”也“记得牢”。若不注重改革创新和发明创造,拘泥于“大水漫灌”“强制填鸭”等安常守故的宣讲方式,“雨过地皮湿”就会成为必然结果,“记不住”和“记不牢”的现象就会层见叠出。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在整合优质宣讲力量的同时,我们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宣讲方式墨守成规、一视同仁的问题,坚持以增强宣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着力点,以强化宣讲工作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为落脚点,突出“活化”二字,注重发掘“新形式”、打开新局面、凸显新成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实践运用,总结提炼、推广应用了邀请讲师“示范讲”、党组织书记“带头讲”、结成对子“绑定讲”、下发视频“直观讲”、开通广播“反复讲”、有奖问答“踊跃讲”、结合典型故事“生动讲”、利用新兴媒体“线上讲”、理论融入文艺节目“广泛讲”等广大宣讲对象乐于接受、易于吸收的宣讲新形式,让实在管用的“新形式”成为广大宣讲对象学习领会知识的“倍增器”,也更多更好地惠及了广大宣讲对象。比如,市委宣传部驻阿朗乡拉康村第七批工作队,认真协调本部门党员干部积极与拉康村建档立卡户、边缘户结成宣讲对子,并充分利用驻村开展工作、入户走访慰问等有利时机,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开展宣讲工作,让宣讲对象有了满满的知识获得感。

  通过发掘和运用,广大宣讲员和宣讲对象一致认为,“新形式”把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既方便又吸引了听众,也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宣讲对象自主化、差异化学习的需要,还收到了耳熟能详、入脑入心的良好宣讲效果。

  演绎精彩的“动作片”,让宣讲对象“落得实”。理论宣讲的终极目标,是把内化于心的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充分运用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若理论知识只停留于学一学、记一记、说一说的表面,那就失去了理论宣传宣讲的真正意义,也违背了知识在于应用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让宣讲对象“落得实”,无疑就是纸上谈兵。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坚持“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的原则,尊重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分层分级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讲深学、“我心向党”四讲四爱群众文艺比赛、“升国旗唱国歌”“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百姓故事汇、“看城乡新貌、话小康生活”体验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和备受欢迎、备受鼓舞的规定实践活动,创造性开展好广大教育对象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践行十九大精神·放飞梦想”“感党恩·献爱心·送温暖”“军风进课堂”“共植‘清风林’”“国旗下的承诺”等自选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不漏项,自选动作有声势、有特色,学而用、学而行,以“所知”推动“所为”,确保了实践活动形式新、吸引人,影响大、效果好,受到了广大教育对象的普遍喜爱和热烈欢迎,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宣讲员们一致认为,扎实有效开展实践活动,既深化了宣讲教育成果,把“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推向了高潮、引向了深入,也为服务于宣讲对象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还进一步汇聚了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林周的强大正能量。广大教育对象一致认为,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了教益、在有效互动中共享了欢乐、在潜移默化中沉淀了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探讨与启示

  炉火纯青的“基本功”,是让宣讲教育对象“坐得住”的源头之“水”;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是让宣讲教育对象“听得进”的活力之“源”;实在管用的“新形式”,是让宣讲教育对象“记得牢”的跟进之“举”;精彩纷呈的“动作片”,是让宣讲教育对象“落得实”的磨刀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