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因地制宜推进高原和美乡村建设

2025-07-23 西藏日报

  “现在村里又干净又整洁,就连家里面也跟着变得干净起来。”桑珠孜区曲美乡拉贵村村民尼玛仓木决看着自家院子里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高兴地说。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统筹援藏资金62.6万元为拉贵村58户农牧民家庭硬化入户路,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的日子。

  拉贵村是青岛第十批援藏组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如今的拉贵村,农牧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大为改善,足球篮球场、公共浴室、便民服务站、沿街商业用房、幼儿园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成为桑珠孜区推进高原和美乡村建设的又一生动案例。

  近年来,桑珠孜区坚持把高原和美乡村建设作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作为“书记工程”来抓,高标准谋划、高站位推进,先后召开研究部署会议10余次、实地调研指导30余次,确保目标明确、责任压实、落实有力。

  同时,桑珠孜区将政策、资金向高原和美乡村倾斜,已投入19970万元衔接资金,统筹本级财政资金、强基惠民资金、援藏资金等9029.7万元,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投入支持新建高原和美乡村、村级活动场所、已建高原和美乡村补短板及提升村容村貌中,进一步加快高原和美乡村建设步伐。

  桑珠孜区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原则,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高质高效融合,摸清摸透发展定位、现状潜力、禀赋优势底数,认真梳理、分级分类编制村庄规划,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完成152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初步编制,为高原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支撑。

  桑珠孜区以“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为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想做的”和“政府想做的”结合起来,让群众全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实施、验收等过程。2021年以来,桑珠孜区实施的乡村建设项目,共计带动当地2200余名群众就业,促进增收2630余万元,切实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乡村建设质量的标准。

  同时,桑珠孜区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一批厕改、人畜分离、垃圾处理等项目,完成农村人畜分离8500余户,厕改9300余户,建成区级垃圾处理场1处,乡镇级垃圾转运站8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5%以上。

  结合农牧民新风貌、村规民约、积分制等乡村治理要求,桑珠孜区鼓励和引导群众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庭院,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宜居。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桑珠孜区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项目运行管护,出台农村公路、供水工程、高原和美乡村后期管护等运营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生态岗位、村“两委”班子、光伏收益等,强化后续管理,确保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近年来,桑珠孜区按照“村美、民富、产业兴、班子强”的标准,先后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8999.7万元,建设高原和美乡村10个、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村29个,让一个个村庄实现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