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林芝市科学技术局立足林芝市良好的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围绕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进行科研攻关,在不破坏原始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开展食药用菌、特色药材林下套种试验,实现对林下资源的创新利用,提高林地产出、增加群众收入提供科技支撑。林芝市科学技术局投入了43.16万元,立项组织实施《红托竹荪引种与林下种植示范》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在巴宜区百巴镇百巴新村作为林下仿野生试验栽培示范点,采取“成果转化项目+本土技术人员+区外乡土专家+农户”的模式,在当地林下套种红托竹荪菌包12800袋,累计示范面积492.3平方米(1平方米平均26袋菌包),于2023年7月初陆续实现出菇,目前菌种长势良好,未发现病虫害。
该项目通过林下标准化管理,1袋红托竹荪菌包可产出0.3斤鲜品,12800袋红托竹荪菌包可产出鲜品3840斤,10斤鲜品可晾晒1斤干品。经初步测算,百巴新村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可实现产值19.2至23.0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下一步,林芝市科学技术局以该项目阶段性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加强“连农带农”有效机制,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力度,吸纳当地更多农牧民群众参与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红托竹荪专业种植农户,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