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总是那么迷人。
从一片叶子开始,就能明察秋色的杨树,在日喀则市区还没等到雨季完全结束,就急切地要褪去一身绿色,悄悄染上层层叠叠的金色,这让年楚河两岸的杨柳与沙棘也紧张起来,黄绿交织在一起,挥舞着枝条极为扎眼。
或许,自己深深喜欢上杨树,就是那一刻铭记于心的色彩。日喀则的秋色,因为有杨树而四处各异,那段时间内,无边无垠的山坳里,处处都有杨树演绎着秋天的节奏,让他乡异客总能找见属于自己故乡的味道!我沉浸在日喀则南郊乡村一片杨树林里,就再也抑制不住对家乡的思念……
林子两边,是弯弯浅浅的泥沟,灌溉青稞地的水正悄悄流淌,竟带不走散落一地的叶片;林间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农用机耕路,有些凹坑里还有积水,居然清澈如一面小小的镜子,映衬着蓝天白云间沙沙吟唱的秋叶;阳光透过林子折射的光束,亦如一双双迷人的眼睛闪烁着智慧,让徜徉林间的人们分不清哪一堆叶子是属于夏天的,哪一堆叶子已是入秋的。
杨树叶子从绿色变成黄绿色、再到金黄色的时间很短。几次寒风吹过,大部分白杨树就剩下几片枯黄的叶子挂在枝丫上摇曳着,而低矮灌木丛里的叶子就要好过多了,它们依靠房屋围墙以及向阳的小山坡,常常可以坚守到天寒地冻时。
叶子落光后,在阳光炙烤中树枝条渐渐地从黄绿色变成绛红色,并慢慢渗出浅黄色油脂,粘乎乎包裹着整根枝条,一边保护着叶芽的孕育发展,一边呵护着每一片落叶谢幕时的临终梦想。每片叶子的形状都是独一无二的,没人能够数得清一棵杨树到底能落下多少片叶子,却能感受到杨树在秋色里的挺拔俊秀与顽强拼搏。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还能把旁杆杂枝提供给人们作为入冬取暖的材料。白杨树因为有秋天的酝酿,使得油脂性非常足,配合牛粪饼在炉子里燃起的火苗,显得特别特别旺。一些牧民还把树叶子想办法囤起来,留作牲口过冬时的饲料。
与杨树不同,市区主干道两边全都是百年以上的柳树,几乎每一棵都能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点位。这里的柳树主干非常奇特,在斑驳陆离的树皮包裹下呈现螺旋式生长;许多树皮露出干裂的木质表层,在油脂浸润下裸露出灰灰的古铜色。数不清的柳树枝叶,成了人来人往中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在蓝天陪衬下色彩斑斓。
但秋色下的杨树,让日喀则更美;秋天里的杨树,让高原上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