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专家谈|西藏未来开放发展空间有三个方向

2019-06-20 吴建颖 中国西藏网


图为“2019 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分会场现场

  中国西藏网讯 在6月14日举行的“2019 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论坛开幕表示祝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提到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习主席的贺信意义重大,我们相信西藏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积极对外交往,正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健说道。

  李健认为,西藏近年来对外开放的进展,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性建设和思想观念上的开放三个层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吉隆口岸是西藏的一个国际性陆路开放口岸,是中国与尼泊尔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之前受到了尼泊尔地震的一些影响。我们2017年到吉隆口岸调研时,看到恢复建设得已经比较完善了;樟木口岸当时是受尼泊尔地震影响最大的一个口岸,很长时间都是完全关闭的状态,今年5月底刚刚实现了货物的通行,中尼公路的功能还能继续发挥,这对于我们的开放发展和尼泊尔的发展都非常重要;西藏自治区另一个很重要的国际性口岸——普兰口岸,前些年我们去调研的时候,看到那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相对滞后的,近两年,在国家层面和西藏自治区层面的大力推进下,包括桥梁、配套设施等在内的设施建设发展都很快,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图为来自巴基斯坦的参会嘉宾留言“非常棒的经历,信息量很大!”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外,西藏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制度性建设。“例如,这两年西藏一直在推进拉萨的综合保税区建设,包括南亚商贸城的规划和建设、中尼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中尼友谊工业园的建设,这些都不只是基础设施层面,也包含了很多制度层面的建设和探索。另外,冈底斯国际旅游合作区作为西藏自治区对外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目前国家旅游研究院所做的规划方案已经完成,这些进展都是实实在在的。”此外,在李健看来,西藏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当地群众思想观念层面的开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现在老百姓更加自信、积极地愿意和外界交往的开放心态。李健表示,这次在林芝的鲁朗镇考察,发现当地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冬天很多都会去成都和三亚旅游,这在以前可能是很难的。


图为林芝市区

  对于西藏未来的对外开放发展空间,李健认为,从宏观上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面向南亚开放,这是由西藏所处的毗邻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决定的,“关于如何发挥好这个优势,按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将西藏明确定位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定位,包括中尼铁路规划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都会不断地发展”;第二个方向是对内开放,通过对内开放实现对外开放,“包括长江经济带建设、未来川藏铁路的建设推进,西藏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更加一体化的开放不久将实现,东部发达地区大量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已经非常成熟,西藏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合作共建一批飞地园区,进而实现面向全世界的开放”;第三个方向是未来更加长远的期望和发展趋势,即以西藏为基地,充分发挥西藏的独特优势,直接面向全球的更高层次的开放,使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健表示:“这次论坛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参加,不仅仅是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外宾对西藏的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感兴趣,包括欧洲、美洲、非洲的外宾对西藏的对外开放都非常感兴趣,也都积极支持,因此,未来西藏的开放一定是面向全世界的。当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西藏的开放发展,会看到当下可以做的和未来长远可以做的,也可以看到西藏在开放发展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正如这次参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专家大卫 巴拓识先生所提到的,“西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思考西藏能否成为世界各国交流文化和智慧的地方,成为亚洲的哲学高地,成为智慧的高地。

  “从大卫先生的思考也可以看出,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西藏的对外开放中,事实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是‘西藏的发展论坛’,邀请各国嘉宾共商西藏的发展大计;其次,这也是‘西藏发展经验的论坛’,各国嘉宾围绕西藏的发展经验和探索,商讨对世界其他地区发展的借鉴意义,在这次论坛已有明显体现;第三,这还是‘在西藏举办的发展论坛’,即世界各国的嘉宾们在西藏这样一个充满发展智慧和高度的地方,共同交流研讨全人类的发展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独特作用,这是论坛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相信随着论坛的不断完善和提升,随着西藏的发展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论坛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西藏的发展,让西藏的发展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中国西藏网 记者/吴建颖 图片由李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