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卡赛。
每到春节、藏历新年前夕,拉萨街头巷尾的年货市场就活跃起来。在这个喜庆祥和的时节,“卡赛”(藏式油炸面果子)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年货市场的一大亮点。新春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你家的卡赛准备好了吗?近日,记者走访拉萨年货市场多家卡赛销售点,品尝各种口味的卡赛,替大家“解解馋”……
旦巴:卡赛生意日渐红火
近日,记者走访拉萨市区多家卡赛销售点看到,前来购买卡赛的市民络绎不绝。“老板,‘德卡’怎么卖呀?给我挑一些好的装在箱子里。”在位于扎细社区的旦巴“德卡”销售点,卓嘎正在精挑细选,她告诉记者:“我住在附近,每年从他们这儿购买‘德卡’,既方便,质量也有保障。”
走进屋内,只见销售点的员工们正在制作各类卡赛。揉面、塑形、油炸……一道道工序行云流水。员工旦巴一边揉面一边说:“炸卡赛是藏历新年准备工作第一项,也是头等大事。我们从去年12月25日就开始制作卡赛,目前已经销售2000余箱‘德卡’,生意很是红火。”
“德卡”是卡赛的一种,藏历新年前需要层层叠叠摆放在藏柜上,旦巴一边向记者展示制作过程,一边告诉记者,“德卡”是驴耳朵形状,一般会叠放10层,每一层都有其特殊的寓意,极具仪式感。旦巴是大家眼中制作“德卡”的能手,他做的“德卡”深受市民喜爱。
“我炸卡赛已经8年了,从最初的单一麻花款式,到如今款式和品种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顺应市场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制作好可口又美观的卡赛。”旦巴说。如今,除了传统的卡赛,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还推出了各种口味和形状的卡赛,这些创新产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食品工艺和营养健康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嘎珠:炸卡赛是全家总动员
在农村,炸卡赛是件颇具仪式感的大事儿,需要全家总动员。嘎珠家住拉萨市曲水县茶巴朗村,1月25日一早,全家人就为今年的卡赛忙碌起来——嘎珠的丈夫次仁达杰力气大,负责揉面、切面,弟弟琼达负责给各类卡赛“做造型”,嘎珠负责最后一步下锅油炸,一家人默契十足。
嘎珠说:“炸卡赛有很多讲究,尤其是将已经塑形的卡赛放入油锅后,需要不断地浇热油定型,再进行多次翻面炸至金黄,沥油后再晾干。为了使卡赛口感更加酥脆,我们还会在卡赛表面裹一层白砂糖。”
油锅烧热,“德卡”首先入锅,待藏柜上需要摆放的“德卡”全部制作完毕后,嘎珠一家人开始重新切面片、做花样、上色、油炸……不一会儿,一盆色彩鲜亮、花样繁多、宛若千层糕点的卡赛成功出炉。嘎珠表示,这种点心类的卡赛很受年轻人喜欢,亲朋好友拜年时也会互赠卡赛,因此每年家里都会多做一些。
自家的卡赛做完后,嘎珠还会帮街坊邻居制作卡赛。每当此时,阿佳们坐在一起,谈笑风生间,一盘盘精致美味的卡赛新鲜出炉。过去,卡赛的品种和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各家女主人制作的精致的卡赛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德吉:带一份家乡的卡赛解乡愁
卡赛作为藏历新年必备的美食之一,深受大家喜爱,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们来说,过年时最想念的是家乡的味道,因此,许多市民会提前购买卡赛,寄给远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以解乡愁。
拉萨市民德吉的儿子在上海读高中,寒假没能回家,所以全家人打算去上海跟儿子一起过年。临行前,德吉来到八廓商城挑选卡赛,她想带一些卡赛和藏面去上海,让儿子尝尝家乡的味道。“很多顾客面对琳琅满目的卡赛,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选,我就会建议大家先尝几口,这样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老板扎西详细地介绍着每一种口味的卡赛,并细心地让德吉品尝之后再挑选。
与德吉一样,拉萨市民卓玛次仁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上班,这是女儿在深圳过的第一个新年,也是全家人第一次没有一起度过的新年。“我买了一些奶渣,还想买点卡赛给女儿寄过去。卡赛可能要买个两箱,因为想着让女儿大年初一的时候吃,也给同事们分享一点。虽然在区外过年,但该有的仪式不能少。”
午后,记者顺着卡赛的香味,继续穿梭在年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