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西藏已初步构建类型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2024-10-25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目前,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完成馆藏可移动文物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1006处,可移动文物51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15万件/套;全区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参观人数不断攀升,2023年参观人数达366万人次,2024年1-9月参观人数达325万人次。”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西藏博物馆负责同志,介绍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事业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赵振宇

  长期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博物馆事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时代西藏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 


图为西藏博物馆 摄影:赵振宇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少国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西藏博物馆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办管质量显著提升,发展活力得到激发,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由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寺庙文物陈列馆组成的西藏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西藏在可移动文物修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推进文物科研工作、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共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数字化保护、文物修复项目56个,总投资3.2亿元。 


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 摄影:赵振宇

  西藏全面落实文化“润边”工程,注重各方协同联动和线上线下融合。西藏博物馆党委副书记、馆长米玛卓玛介绍,近几年,西藏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博物馆体系日趋完善,各级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物,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究、研学活动,组织文物展览“九进”活动(即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镇(街道)、军营、宗教活动场所、景区、村居),举办“文博大讲堂”培育新时代文博行业人才队伍等,将博物馆办成流动的“大学”,通过扩大博物馆公共服务覆盖面,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使博物馆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目前,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等9处博物馆单位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等22处博物馆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年来,西藏举办各类文物展览近60个,推出10个“云展览”,其中一批精品展览脱颖而出。 


图为2023年于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展厅现场 摄影:赵振宇

  除此之外,西藏文物外展深入推进,文物“走出去、引进来”成为新常态。西藏自治区各文物单位与故宫博物院、澳门艺术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云南博物馆、吉林省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共联合举办21个精品展览,推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