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双湖县的清晨,年轻的管护员洛桑日达和伙伴们骑着摩托车向着羌塘草原深处进发,一面巡逻一面观测。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霞光染红的雪峰下,藏羚羊自由奔跑,藏野驴埋头食草,时而有鹤群掠过。如今,这样的画面在西藏愈发常见,从荒原到绿洲,从濒危到繁衍,在这张雪域高原的生态答卷上,保护与发展形成合力,写满了蓬勃绿意。
在林芝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管护员白玛乔见证了公园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雨季后,在一旁的青稞田“忙活一会儿,头发、鼻孔里都是沙子”。而截至2024年底,西藏就完成了雅尼湿地植被恢复面积1839亩,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雅尼湿地的变化是西藏生态治理的缩影,清澈的湖水、丰沛的水草和闲散漫步的牦牛是自然回馈这片大地的灵动生机。
在海拔4000米的拉萨南北山,种树是件“与天争绿”的事。南山公园工作人员扎西曲培守山13年,永远记得10多年前的南山模样——光秃秃的山上全是风沙。刚开始种树时,树苗只能靠骡马运送,不仅效率不高,存活率也很低。如今山坳里已栽植树木80多万株,造林面积达4350多亩。
近年来,西藏大规模绿化行动扎实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愈加绚丽,制度护航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实施,到47个自然保护区陆续建立,西藏严格依法守护这里的每寸土地,为生灵草木稳托一片坚固的绿色屏障。美丽西藏系列建设推动全民、全行业融入生态发展血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向好。
纳木错景区文旅开发中,不仅划分核心保护区与游览区,控制游客流量,还大力推进新能源观光车、“污水零排放”厕所等多项低碳环保举措落地。雅江中游河谷贡嘎至桑日段往昔风沙肆虐,如今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部署落实下,防沙治沙成果瞩目,一道16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崛起,雅江两岸万物复苏、绿意盎然。
万山披绿日渐浓,雪域高原谱新篇。山水日新,生生不息,雪域“绿意”正如礼赞长歌,叩响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回音。守护和耕耘这片绿意,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生命线,守护全球生态安全稳定的关键屏障。西藏正以绿色智慧与坚实行动,擘画着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携手并进的崭新蓝图,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篇章。(中国西藏网 文/边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