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给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带来很大变化,不仅破解了“看病远、看病难”的痛点,更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隆子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县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伍成林介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以来,当地医疗卫生领域从设备迭代升级到核心技术赋能,从骨干人才培育到重点学科建设,全方位补齐发展短板。如今,隆子县医疗卫生薄弱科室持续提质增效,整体诊疗水平稳步提升,为群众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
硬件全面改善。隆子县先后获批国家投资、援藏资金1.1亿元,完成隆子县中心医院提质改建工程,新建高压氧室、感染楼、待产室等,改扩建病理室、手术室,采购64排CT等大型设备;完成了列麦、热荣等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目前隆子县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已基本完成。
人才逐步培优。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充分发挥优势,坚持选苗、培养、考核、激励一体推进,精准落实“师带徒”,探索建立“1+2+N”传帮带模式;加大“送出去、请进来”力度,每年组织本地医护人员前往高水平医院进修培训、学习交流。常态化、分批次、分层次对乡村医生开展“全覆盖”式能力提升培训。近几年累计培训500多人次,培养了22名本地专业人才,有8名医生能独立完成常规手术。
学科重点加强。援藏人才科学制定总体学科建设方案,扎实推进“一院对一病”工作,强化隆子县中心医院骨科、内科、妇产科等重点学科,突破麻醉科、普外科等较弱学科,提升肺结核、白内障等地方常见病和肺水肿等高原病诊疗水平,近年来隆子县中心医院新设感染、精神卫生、高压氧等科室,病理科即将开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
管理不断提质。援藏人才统筹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县乡村的质控体系,出版9期质控通讯。投入80余万元,全面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文化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化和内部管理精细化。
服务整体提升。在援藏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隆子县医疗机构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接诊病种不断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5%,手术量节节攀升,先后开展无痛肠胃镜、无痛分娩等多项新业务,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2024年,隆子县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达到4.4万人次,较帮扶前提升18.9%;住院量突破1000人次,较帮扶前提升23.8%;手术124台次,比帮扶前提升近70%。
“把优质医疗的‘根’扎在雪域,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服务是基层医疗不变的目标。”伍成林表示,下一步,隆子县医疗卫生工作将以远程医疗为平台全面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二甲”复审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管理与服务,以绩效评价为载体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将隆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高标准区域医疗中心,为隆子及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