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手足情深

【在云端・我的援藏故事】张文平:“三杯酒” 援建记

2024-12-05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近日,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涉藏办主办的“在云端・我的援藏故事”涉藏州县行活动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渐次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邀请了曾经参与援藏工作的干部代表重返这片热土,分享他们在对口援建过程中亲历的感人故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聆听并播撒川西大地上充满真情与行动的援藏佳话。 

  在川西高原上,有一片留下过红军足迹的草原——阿坝州红原县滚塘村。2018年5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文平带着公司的重托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踏上了对口援建的征程。六年来,他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援藏赞歌,这些年的风雨兼程与丰收的喜悦可以用“三杯酒”来慢慢诉说。 

   
图为张文平现场宣讲 摄影:边子捷 

  第一杯:产业兴旺的致富酒 

  张文平刚到滚塘村时,就遇到了牧民家的牦牛走失掉进沼泽意外死亡的情况。作为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头成年牦牛能卖近万元。面对这样的损失,张文平顾不上高原反应,立刻开始了对村上牦牛养殖情况的调研。一个月的步行,90多公里的跋涉,他发现牦牛散养、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是导致损失的主要原因。 

   
图为滚塘村 受访者供图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张文平与西南民大的专家一起制定了养殖方案,并得到了公司133万元的资金支持。在红原夏季的建设窗口期,他亲自带领施工方抢工期、赶时间,终于在雪季来临之前建成了12000米的围栏、5个巷道圈、3个牲畜暖棚以及20公里的牧道。从此,牧民再也没走失过一头牛。 

   
图为新修牧道 受访者供图 

  为确保牦牛的销路,张文平积极整合红原企业及村集体力量,协调公司电商平台,三方联合推动销售。产销有了保障,不少牧民看到了希望。五社的养殖大户胡大哥,将牦牛从200多头扩大到近400头。六年来,村上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5800元增加到1.2万元,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图为牧民领取收入 受访者供图 

  第二杯:倾情教育的爱心酒 

  2019年3月,一场大雪接连下了三四天,气温低至零下15度。张文平前往麦洼乡小学看望了孩子们,却发现在容纳50多个孩子的教室里,仅有一个小小的煤炭炉作为取暖工具,孩子们的小手和脸蛋冻得通红。 

   
图为麦洼乡小学的孩子们 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的取暖问题必须优先解决。张文平第一时间向公司报告,公司也当即批准资金70余万元,在17间教室、30间宿舍以及教师办公室、会议室中全部安装了暖气。崭新的暖气驱散了寒意,温暖了学校也温暖了师生的心房。 


图文张文平查看供暖情况 受访者供图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希望。此后,公司每年为滚塘村大学新生每人发放5000元助学金,累计帮助91名优秀学子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图为张文平和麦洼乡小学的孩子们 受访者供图 

  第三杯:自立自强的奋进酒 

  2018年,公司捐赠180万元在红原县全面实施“星级评定”激励机制,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脱贫攻坚。 

  机制一出台,贫困户的热情得到了极大提振。他们拿起扫帚打扫房前屋后;昔日的懒汉开起了茶楼、小卖部;没有方向的年轻人,也走出了家门、走向了牧场……大家积极研究致富路子,当起脱贫攻坚的“主人”。 


图为张文平开展驻村工作 受访者供图 

  面对父亲早逝、母亲年迈、妹妹患病、年纪轻轻就扛起了家庭重担的青年王平,张文平伸出援手,不仅积极为他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帮助他建造新居,还总在第一时间将招聘信息转达给王平,鼓励他勇敢尝试。在张文平的帮助下,王平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斗志,他不仅努力工作增加家庭收入,还远赴牧区挖掘虫草,被村里人誉为“奋进之星”。 

   
图为王平的新旧居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红原县滚塘村的贫困发生率也从2018年的5.1%降至零,实现了全村的脱贫。 

  “三杯酒”,致敬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共捐赠3000余万元用于对口援建工作,和万千爱心企业、社会力量一道,以自身所能、扶地区所需,如同春日甘霖,滋养着这片土地,让广袤的涉藏州县换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隋艺斐 边子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