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手足情深

一片丹心在高原

2024-10-22 中国教育报

  他三次入藏,援藏九年,已把西藏视为故乡。他发挥专业特长,推动西藏农牧学院畜牧兽医学科建设,服务西藏高原牧业发展。他是李家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他心怀“国之大者”,舍小家、为大家,秉初心、担使命,把一片丹心留在雪域高原。

  “走出去、引进来”,做学科发展“推动者”

  “到西藏一趟不容易。不仅要埋头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留下一笔带不走的财富。”李家奎说。

  除了完成上好课、带好学生的本职工作,李家奎还肩负起了推动西藏农牧学院学科发展的重任。

  2007年,李家奎初入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那时学院还是个“少无学院”——少科研开展、少学术交流、无硕士学位点、无成果转化。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家奎没有退缩,他将“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带入当地,为西藏农牧学院甚至是西藏带来了多个“首次”。

  针对学院教师科研基础薄弱问题,他动员教师申报课题,联系内地专家入藏讲学培训,帮教师修改申报书,牵线内地教师联合申报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西藏农牧学院教师朱洪云2009年申请到了学院史上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针对高水平师资缺乏问题,他鼓励学院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并积极为他们联系内地导师,指导备考。而今,这些教师均已顺利完成深造,多名藏族教师取得博士学位。这其中就有西藏首个食品科学藏族博士罗布占堆、首个预防兽医学藏族女博士索朗斯珠。目前,他们逐渐成长为西藏相关领域的重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援藏期间,李家奎还将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用到西藏农牧学院的学科发展之中。

  他主持编制了动物科学学院2010—2015学科建设规划,牵头申报并获批了兽医专业硕士学位点,这是西藏农牧学院首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创了该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在李家奎的积极推动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学院还增设了预防兽医学、农牧(畜牧)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成为国家级卓越农林优势特色专业,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入选自治区一流专业。

  除此之外,他还推荐多名西藏农牧学院教师参编全国教材,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入藏讲学100余人次,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

  这些努力,为西藏农牧学院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畜牧学、兽医学学科排名显著提升,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增强。

  写好“牛”文章,做科技创新“引领者”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畜种,也是当地农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服务牦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科技需求。

  “目前牦牛仍然以放牧养殖方式为主,疫病每年给牦牛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其中寄生虫病危害尤为严重。”李家奎说,为此,他在西藏农牧学院建立了一支牦牛疫病防控团队,聚焦高原牧区牦牛重要疫病开展调查和防控技术研究。团队针对牦牛寄生虫疾病的科研日日精进,助力牦牛驱虫药物的开发和大范围普及。

  李家奎带领团队发表相关高水平研究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其中“一种藏区牧羊犬驱虫饼干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以30万元成功转让,成为西藏农牧学院建校以来首项成功转让的专利。经过多年发展,该团队已成为一支拥有2名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多名核心研究骨干,在国内外牦牛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团队。

  “太好了太好了,就是这个药,对我家的牛掉皮毛的病非常有效!”在察隅县下察隅镇,当地群众扎巴拿着一瓶药剂不住地夸赞着。像扎巴这样接受过李家奎培训和赠药的群众已经数以千计。

  援藏期间,李家奎积极奔走在青藏高原畜牧生产第一线,用兽医技术和创新成果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难题,助推牦牛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入藏以来,李家奎先后带领团队参与西藏各区县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培训农牧民和技术人员,为农牧民解决技术难题,面向牧民和牧区企业无偿开展家畜疾病临床诊治,成为农牧民群众牛舍羊圈边的“知心人”。

  李家奎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林芝种畜场奶牛高山病、鲁朗小镇特色动物园羊驼高原病、波密县藏猪猪瘟、那曲地区牦牛冬季体外寄生虫肆虐致死、山南加查县山羊不明疾病死亡等问题,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广受赞誉。

  第八批援藏期间,时值非洲猪瘟肆虐,严重威胁藏猪产业。作为藏猪非洲猪瘟防控专家组成员,李家奎会同有关专家制定详细的防控方案,举办技术培训班,深入西藏偏远县进行防控督导,检查防疫细节落实,延缓了该病在西藏的流行。2018年,李家奎被中国兽医协会评为“兽医扶贫先锋”。

  视西藏为故乡,做援藏精神“传承者”

  三次援藏,西藏已是故乡。作为三届老兵,援藏归来的李家奎始终心系西藏。

  2019年援藏结束,他受聘担任拉萨市牦牛产业发展技术顾问,每年有两三个月奔走在青藏高原各大牦牛主产区,开展牦牛疾病防控指导工作。他与当地技术人员一道推广轻简化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牦牛疾病诊治,为牦牛产业健康发展继续保驾护航。

  离藏回校后,李家奎结合亲身经历,举办专题讲座,用三届援藏故事,让未曾踏足雪域高原的内地学生对“支援西藏”“民族团结”“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有了更直观具体的理解。除此之外,他还利用暑假,带领学生深入西藏,走近牧民,体会西藏的巨大变迁,感悟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见证脱贫攻坚的实绩,使学生们深受教育,立志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如今,在读书期间听着导师援藏故事成长起来的博士生张辉,从导师手中接过了援藏的接力棒,作为援藏博士团成员,穿行在青藏高原。这是一份魂牵雪域的深情,更是一份师德师风的传承。

  三次援藏,李家奎曾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一份弥足珍贵的民族团结情。他的科研团队中有白族、彝族、土家族、满族、藏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研究生,是一个民族大团结的科研团队,为民族地区临床兽医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人才。

  有人问李家奎:“是怎样的人生信念激励你三次入藏、在西藏农牧学院挥洒智慧和汗水?”

  “哪有那么多大道理,我就是觉得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民族团结是大家的事,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李家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