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凯华模具抢抓春光赶进度,工地上机器轰鸣、焊花四溅;3月,众霖模具两条智能产线试投产,第三条产线正加紧调试;4月,众源智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设备即将入场安装……
开年以来,位于安徽省南陵县许镇镇的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动作频频,昔日的“汽车小镇”不断向新而行、突围求变,正加速步伐挺进“汽车强镇”。
新中湖畔、205国道旁,占地150亩的众源智造项目已经接近尾声,290天的建设工期,让8栋12米高的崭新厂房拔地而起。
“月底设备进场,6月份即可试生产。”看着一天一个样的新厂房,许镇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李刚感慨,“早一天建设、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投产。该项目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
在许镇,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主打汽车模具,同步发展冲压、压铸、铸造、注塑等模具制造工艺的产业集群。
得益于政企协同发力,目前一批企业前瞻未来,布局龙潭。除了即将投产的众源智造,还有来自浙江台州的凯华模具、来自山东青岛的浩洲制造、来自广东东莞的众霖模具。
李刚告诉记者,总占地799亩的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经一地难求,目前是“满额”状态。
曾经布局汽车零部件、家具、服装三大产业的许镇,如今缘何发力“汽车强镇”?
南陵县汽车办招商专员程超然道出了其中原委,“宏观上,奇瑞本地化配套率不高,这对许镇来说,是机会也是空间;微观上,许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离奇瑞新能源主机厂只有15分钟车程。”
其实早在2022年,许镇就把发展重心转向汽车零部件。当时企业不多,占地不大,但汽车零部件产业贡献了园区50%的工业产值和40%的营业税收。由此可见,许镇致力汽车零部件产业并非无中生有,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产业生态基础。
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发展变迁,是南陵县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去年以来,该县把汽车及零部件作为主攻方向,组建许镇“汽车强镇”工程指挥部,聚力打造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林都智联汽车科创园,形成“一镇、一链、一业”的强势布局。
产业发展的关键,离不开企业密切协作、政府高效服务和产业生态赋能。
程超然告诉记者,近年来南陵县瞄准“三车五部件”招引方向,高位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已汇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百余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0余家,产业链涵盖整车改装、模具装备、汽车电子、车身冲焊件、电机外壳、油箱、轮毂等多个品类。
不只是龙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在南陵县经开区,助力汽车产业驶上快车道的故事也在接连上演。
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30年,其生产的混动塑料高压油箱成为业内标杆,高峰期时,年产油箱143万套,产值达9亿元。
来到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厂区内,车辆往返穿梭;车间里,机械臂忙碌不停……智能化产线正快速运转,一个个塑料油箱从柔性自动化产线上下来,进入装配车间,检测合格后,随即打包发往各个主机厂。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给油箱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身为总经理的齐继峰直言,高质量发展并不是一味追求做大做强,而是要做精做细,只有顺应市场规律,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身位”。
眼下,纵观南陵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用朝“汽”勃发来形容再适合不过。电池壳体、空调系统、电子线束、轻量化材料等零部件企业一应俱全,就连车载音响雅马哈也落户龙潭。
“去年,我们组建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招商队伍,加快重点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全力打造产业链协作的‘实景图’。”程超然说,未来,将进一步在“链”上发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为芜湖打造“汽车之城”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