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安徽六安:茶旅融合 点“绿”成金

2025-04-22 人民网-安徽频道

  春和景明,茶香四溢。时下,安徽省六安市进入茶叶大面积开采,人民网安徽频道深入六安市主要产茶区,上茶山、进茶企、访茶农,探寻兴茶富民的产业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的欢笑声,解码六安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采茶季一到,每逢周末,在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凡冲茶海里,忙碌的不仅仅有采茶工人们,还有众多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他们头戴小黄帽,肩背小竹篓,在茶园间灵活穿梭,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

  漫山遍野的“小黄帽”,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诠释。传统茶产业与研学旅游的融合,让六安茶产业超越了单纯的采茶、制茶范畴,以茶为桥梁,连接起更多元的文旅新体验。

  这场“茶旅融合”的升级,正重新定义六安茶产业的附加值。

  霍山县凡冲村拥有1100余亩连片茶园,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交通条件,当地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深入挖掘茶叶经济价值,积极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不仅促进了茶农增收,还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

  摊青、揉捻、炒制……4月20日,在霍山县凡冲茶海研学营地,孩子们在此排队体验从采摘到制作茶叶的全过程,沉浸式文化体验使传统文化跃然眼前,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文字。

  “今年茶季刚拉开序幕,茶海研学营地就已经迎来客人达五千余人次,真正实现了农旅经济的有效转化。”霍山县凡冲村党支部书记张长珍介绍说,2024年,凡冲茶海研学营地接待近10万名游客,带动村民增收超100万元。

  研学的热潮同样推动了民宿经济的发展。凡冲村除了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之外,还有原三线企业江南机械厂遗留国有土地800余亩、房屋近1万平方米,为打造民宿、度假等旅游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

  “研学带来的游客,也促进了当地民宿经济的发展,去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左右。像不远处的‘少间·观凡里’民宿生意就十分红火。”张长珍说道。

  火热的茶旅融合场景,在大别山北麓的金安茶山同样上演。眼下,正是茶农徐志虎最忙碌的时节,但跟去年相比,忙碌的内容有所不同。

  “以前忙着采茶,今年忙着搞服务咯。”徐志虎指着屋外不远处的茶园里,游客们正化身为“半日茶农”,亲身体验采茶的乐趣,蒸腾的茶烟中夹杂着欢声笑语,悠悠地飘过山梁。茶山深处,七彩滑道上,研学团队的身影与忙碌的采茶客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东石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昌华告诉记者,2023年,东石笋村用衔接资金建起千平茶产业驿站,200亩标准化茶园让茶叶品质跃升,带动200余户茶农户均增收4500元左右。

  茶叶品质的提升,不仅让村民们收获了经济上的富足,更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体验。于是,去年村里开发了彩虹滑道等文旅项目,实现分红43万元。并且举办了茶旅文化季、超大非遗蒿子粑粑等活动。“通过这样的引流,形成了茶文旅融合联农带农的新格局。”汪昌华说。

  2024年,仅在六安市金安区,干毛茶产量达1010吨,茶旅融合拉动综合产值突破7.5亿元。 当绿叶变“金叶”,茶山变成“金山”,一片茶叶承载的已不仅是舌尖的味道,更是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鲜活答案——生态可触摸,文化能体验,产业再延伸。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融合,一片茶叶“沏出”了六安的绿水青山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