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独家采编

【甘孜山水】松安寺:红色古刹的爱国爱教传承

2025-11-17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一座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古寺静立于古柏参天之间。松安寺,这座格鲁派寺庙是甘孜州重点保护寺庙,也是丹巴县六座红色寺庙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历史与革命传统。


图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松安寺 摄影:王妍丹

  松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见证了六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经历过洪灾冲毁和迁址重建。据松安寺民管会主任长青介绍,寺庙有一块“政教恒宣”的金匾是乾隆皇帝所赐,“因为乾隆皇帝打金川的时候,我们寺院给予过支持,乾隆皇帝打赢了金川以后,就在松安寺供养了二十八年。历史从来都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可以说我们也是皇家寺院。”


图为松安寺民管会主任长青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王妍丹

  寺内有一块保存良好的地毯,外表看来平平无奇,但长青却介绍了它的“不平凡之处”,“这块地毯是正月十四寺院跳金刚舞时使用的。当天阳光照到寺院大殿正门时,金刚舞第一个角色就该出场了,而这个角色展现的是一位汉传佛教僧人形象,可以说这块地毯正是藏传汉传佛教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缩影。”


图为松安寺保存良好的“跳金刚舞”所用的地毯 摄影:王妍丹

  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长征途经丹巴,松安寺与当地土司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支持。在粮食和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丹巴群众为红军筹集军粮和柴草183万余斤、牲畜5000多头(只、匹)。“听老僧人们说,那个时候寺院有牧场,有很多牦牛,每个村上都有寺院的地。红军长征到这里,上一任活佛哲央丹增就召集每个村的头人到这个寺院,跟他们商量,红军到了这里,我们要帮助他们吃的、住的、穿的。所以当时寺院是帮了很多忙的。”长青介绍说。


图为松安寺红色文物陈列室内摆放的老照片 摄影:王妍丹

  如今,松安寺内有一座专门设立的红色文物陈列室,长青介绍道,这座红色文物陈列室是现任活佛罗让甲央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筹建而成。陈列室广泛收集了有关红色文物进行集中展示,供僧众和信教群众参观学习。有一块石刻被视为“镇馆之宝”,上面刻着毛主席的语录“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石刻是寺庙在维修僧房时从房基下发现而挖出的,年代久远,也见证了历史里精神的传承。


图为松安寺红色文物陈列室内的“镇馆之宝” 摄影:王妍丹

  “这些红色文物是慢慢累积起来的,甲央活佛总是跟我们说,红色文物陈列室里的文物保存在寺院,但都是国家的。”长青说,“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个僧人,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必须要爱国爱教。”

  精神流转,一脉相承。松安寺的爱国传统不仅体现在革命年代,更延续至今,成为寺庙的核心精神。那块刻着“为人民服务”的石刻静静陈列,却默默传递着这座寺庙的精神追求。(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妍丹 陈浩力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