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在这举国欢庆、万家团圆时刻,拉萨火车站的职工们,也如往常一样,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安全、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在忙碌的客流中,有一位身着藏蓝色制服、胸前党徽熠熠生辉的藏族女售票员,名叫扎桑。自2013年调入车站以来,扎桑已在售票岗位上默默坚守十二年。她始终把“服务旅客、奉献社会”作为初心使命,把“党员”二字刻在心上,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雪域高原面向全国的“第一窗口”。
图为扎桑在售票窗口为旅客办理业务
“阿玛拉,请问需要什么帮助?”“请稍等,我帮您查车次。”“不着急,我慢慢说给您听。”一句句温暖的藏汉双语问候,一次次耐心细致的解答,构成了她平凡却动人的日常。她的窗口前,总能看到她微微前倾的身体,专注的眼神,和始终挂在脸上的微笑。
面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脱网”老人,她从不敷衍。她会俯下身,轻声询问:“波拉,您要去哪里?什么时候走?”然后在电脑前反复比对,选出最合适的车次。她一遍遍讲解换乘时间、候车区域、检票口位置,耐心提醒出行旅客“高原温差大,记得带件厚衣服”。遇到首次乘车的老人,她还会拿出便签纸,一笔一画写下乘车时间、站台编号、车厢位置,连车站的热水间、卫生间、无障碍通道都一一标注,生怕他们迷路。
图为扎桑在售票窗口为旅客办理业务
一次,一位七旬老奶奶颤巍巍地走到窗口,想去看望在部队服役的孙子,却因紧张语无伦次,急得眼眶泛红。扎桑立刻站起身,轻轻握住她的手:“您别急,我帮您。”她一边安抚情绪,一边耐心询问出行需求,最终为她选定了列车,还特意安排了下铺靠窗的位置。临走前,她将写满乘车信息的纸条塞进老人手中,又叮嘱同事帮忙送到候车区。“她紧紧握住我的手,那双手布满皱纹,却传递着最真挚的温暖。”扎桑动情地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坚守都值得。他们就像我的父母、我的亲人,只要他们能平安出发,我多说几句、多跑几趟,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扎桑的丈夫长期在山南工作,夫妻常年两地分居。孩子年幼,全靠年迈的父母在老家悉心照料。每逢节假日,当别人阖家团圆时,她却只能在电话里听孩子喊一声“妈妈”。同事们劝她多陪陪孩子,她总是轻轻摇头:“我和爱人都是为人民服务,各有职责。家里有爸妈撑着,我才能安心在岗。”她说这话时,眼中有牵挂,更有坚定。
对残障旅客,她更是倾注了格外的细心:为视障者放慢语速,清晰描述流程;为听障者准备纸笔,或用手机打字交流,确保信息无误。她说:“我们不只是售票员,更是旅客的引路人。”
铁路改革日新月异,电子客票、线上购票全面普及,扎桑主动学习新系统、掌握新流程,更热心指导每一位困惑的旅客。她说:“我要让每一位走进车站的人,无论来自何方,都能感受到西藏铁路人的真诚与温度。”
阳光洒进大厅,映照着她胸前的党徽,也照亮了她温柔而坚定的笑容。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她选择坚守岗位,用责任诠释担当,用微笑温暖旅途。这是一位普通铁路党员的无声誓言,也是一位高原“窗口”守护者,写给万千旅客最深情的告白。(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格桑央金 张敏 记者/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