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昌都战役胜利75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谨以此篇缅怀那些曾经为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甘洒热血乃至献出生命的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机要交通战线上的老战士。——于凤山之子于雁军
1952年9月上旬,于凤山接到了前往波密警备区司令部军邮支局军邮站赴任站长的调令后,他立马打点行装,办理交接手续。
没过几天,于凤山与前往昌都的兵站牦牛运输队一路同行,大家背着背包,带足了干粮,还有牦牛驮着帐篷,经过8天的艰苦跋山涉水到了昌都兵站驻地。
休整了几天,一大早又随前往波密的兵站牦牛运输队出发了。昌都距波密500多千米,途径恩达、洛隆、硕督,期间翻越海拔4千多米的瓦合山、倾多拉等大山。9月季节好时光,适合在西藏穿行。山虽高,但好在路不难走。休息机会不多,也不觉得特别累,行程顺利,一路无人烟。当晚在山脚下的一湖泊旁夜宿。白天行军赶路,晚上搭篝火,睡帐篷,早上吃好干粮,艰难赶路。
倒数第二天,当翻过倾多拉大雪山后,一直沿倾多河而下,一天行程40公里,每步一尺高,下坡腿肚痛。周围环境不错,到处是树,野花迷人眼,野果品种多,挂满了枝头。这样的气候和环境,走路也不觉得喘。身体感觉轻松多了。不时还能听到野兽的叫声。夜宿在一个草坝上,这里海拔较低,大米饭可以煮熟了,没有菜也可吃饱,再也不吃夹生饭了。
最后一天,从宿营地的河边出发,顺河而下,走了46公里路。历时12天,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下午尚早时分,牦牛运输队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波密地区倾多宗。
出发前几天,岗托兵站领导要求于凤山多了解一下波密方面的知识,所以于凤山请教了熟悉波密方面的人士,了解了不少关于波密的人文、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对于他在波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大家的到来,受到当地官员、头人的欢迎,不少群众也列队欢迎。军邮支局业务归波密警备区司令部通讯科管理安排,军邮支局直属军邮站,也在警备区大院。未放下行装,于凤山第一时间找到军邮支局办公地点,一间非常简陋的房子,紧挨着警备区司令部。支局陈静主任热情地握着于凤山的手说:“你总算是到了,我们一直盼着你来。”于凤山解下行装,取出介绍信,交给了陈静主任。
经陈静主任简单介绍,于凤山大致了解到,军邮支局担负行政领导职能,包括主任兼政委、副主任在内共有4位军职人员,都是干部,属下有五六个军邮站,担负着波密所属各地的军邮任务。其中于凤山所在军邮站任务最重,它承担的职能与在岗托时不大一样,除了对接各局、站点以外,还承担着波密分工委、波密办事处警备区各单位部门、以及倾多宗的军邮任务。所以,这个军邮站人数达7个人,设站长、副站长各一名,内勤干事一人(秘书),内务分拣、分发2人,另外2人负责外勤、送机要文件,以及机动调用。
图为1953年于凤山在波密留影(图片由于雁军提供)
第二天,于凤山全力以赴投入到了紧张的军邮工作中去了。他把在岗托军邮站好的工作作风也带到了波密军邮站。全站上下工作起来特别吃苦用功。白天工作,每天晚上军邮站开工作总结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事小情,人人过关,避免出现纰漏给工作造成损失。而且,雷打不动,每周召开一次党小组会,党小组共有六位党员,组内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还要参加一次机关支部会议。有时候苗丕一、何祖荫、王长安这些分工委领导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机关组织生活,民主气氛相当浓厚。
除了业务工作外,上级对思想政治工作抓得非常“严、细、实”。在一次机关支委扩大会上,支局干部、各军邮站站长都参加了。会上陈静主任布置各项工作,规定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有关制度,再次布置学习《波密工作人员守则》。分工委的有关领导也参会并讲了话。
会后,回到军邮站,于凤山及时召集站里所有同志,传达上级指示,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学好《守则》,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军邮站全体军邮人员严格按照波密分工委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遵守《波密工作人员守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军邮人员下乡,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生活不搞特殊化等,在群众中得到好评如潮。
转眼到了1953年底,由于康藏公路将通车松宗,为方便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波密分工委、办事处、警备区司令部等机关搬迁到了松宗茶儿岗。松宗不像倾多,没有什么房子,绝大多数人都是挖地窖或搭帐篷居住。但由于公路将通车到此,运输自然方便了,物资供应也将得到改善,大家还是乐于前往的。波密警备区司令部军邮支局、军邮站都搬迁过来了,搭起帐篷办公。不过,为了军邮要件的安全保障,无论在任何时候,军邮局帐篷内都必须有两位军邮人员武装值守。
进入1955年,为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西藏工委决定把波密分工委等机关移驻扎木。扎木在松宗以西30余公里处,是一片四周森林环抱的平坦之地。1955年2月4日,波密分工委机关、警备区司令部、办事处从松宗正式搬迁到了扎木,军邮支局及其直属军邮站随之搬迁到了扎木。随着公路不断前进,扎木很快就成为物资转运、施工指挥的中心,贸易公司、银行均在此设点,商旅逐渐云集。
1955年3月底,根据西藏工委通知要求,波密分工委撤销。随即,西藏工委决定塔工分工委在波密成立,按照“原波密干部除组成扎木中心县委外,大部分到塔工工作”的指示,塔工分工委同志到今天的林芝镇真巴村一带办公。中共扎木中心县委于当年4月1日正式成立,领导波密倾多宗、易贡宗、曲宗三宗,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1955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十八军后方司令部下达调令,任命于凤山为十八军成都至拉萨线兵站部驻甘孜办事处军邮站主任。进藏近5年,在上级组织的安排下,于凤山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多次发生变化。但是,他从无怨言,秉承严守机要秘密的原则,严格执行上级命令,一直奔波在康藏线上。
接到调令后,于凤山一刻也不耽搁,乘坐兵站顺道汽车赶赴甘孜报到......(中国西藏网 文/于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