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古道新风

守护“中华水塔” 铺展活力“绿脉”

2025-01-09 青海日报


江源静湖。 赵金德 摄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生态环境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聚焦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紧紧围绕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着力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取得新成就,守护好“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磐心守“塔”筑屏障

  走进青海湖仙女湾,生态管护员才让端周正和同伴在湖边开展巡护,并将巡查发现的野生动物、草场的相关情况记录在巡护手册上。几年来,才让端周见证着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的可喜变化,正如他所言:“原先这里的草不是很茂盛,现在,草不但长起来了,湿地面积也在增加,夏天的时候有很多鸟来此栖息。”

  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水鸟种类和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一项项关键生态指标持续向好,青海湖生态之变,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生动缩影。

  于青海,生态是立省之本、发展之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山水草木、万物生灵。

  履行守护生态安全重任,青海正在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绿色“家底”不断扩容,生态底蕴更加厚重。而今,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8.12%,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

  放眼全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青海采取一批战略性举措,推进一批关键性改革,实施一批支撑性工程,开展一批系统性治理,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徜徉在绿水青山间,一个个务实举措和生动实践,折射出青海生态之优、发展之变。

  山水相融美意浓

  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主流的一次理念革新和创新之举,也是大美青海打响生态品牌,彰显生态魅力的时代之举,国家公园成为青海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三江源,中国国家公园的先河从这里开启。从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设立省份之一,青海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率先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作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省份,勇于争当“优等生”,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出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发布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形成了规范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

  一路改革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中国建设国家公园、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造了经验、提供了示范。青海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困局,构建起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形成了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

  突出制度性创新,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民生发展、民族团结融为一体,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任务完成,形成高原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

  目前,全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达到7类87处,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18%,高于全国18%的平均比例,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而今再看,国家公园于青海,生动诠释了重要的生态责任,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青海任重而道远。

  产业向“新”绿潮涌

  生态于青海,是底色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当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良好的生态资源中找寻绿色发展的“最优解”,点“绿”成金的故事很多。

  地处青海湖畔,充分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找寻发展动能、挖掘经济潜力,依湖而居的村庄在绿色维度中有了更多绿色“出路”,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辩证统一。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镇文巴村集体产业园里,牧之源文巴民宿成为村里的集体产业,56间客房的住宿规模在旺季高峰时供不应求。

  这个以牧业为主的村子,而今站在了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的战略机遇“风口”,为这个传统牧业村的绿色可持续转型创造了先机。

  文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主才让告诉记者,作为村里的集体经济,民宿以6年租期协议交由三方经营,租金收益达到200万元,而且还能解决村里的一部分就业。如今,他们和黑马河镇其他几个行政村一起,瞄准住宿、餐饮、购物等业态,准备将产业从文巴村延伸到黑马河镇,不断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集体产业园建设项目也正在推进。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赛道”,也为群众增收创造了更多“绿色机遇”。统筹生态价值、生态责任、生态潜力的内在逻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亦是如此。

  有着461户2008人的泽库县和日镇唐德村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村落,在唐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扎西当智看来,草场是命根子,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保护好生态环境,牧民群众就能在产业的良性发展中持续受益。

  立足生态优先谋划特色产业,生态保护成效不断凸显。扎西当智告诉记者,他们建起唐德村有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在原先发展泽库牦牛特色养殖、畜产品加工基础上,立足生态保护完善产业链条,建起了蔬菜温棚和服装加工厂,过去分红多时达到了50万元,而且全村人人受益。随着产业的做大做强,唐德村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

  从一项项生态保护的具体行动到衍生更多生态财富,今天的青海大地上,生态保护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延展。不断“放大”绿水青山的“颜值”,宝贵的生态资源正转化为能动的经济财富,涵盖生态、生产、生活维度空间,辐射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各领域,各行各业正逐绿前行、向“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