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籽籽同心

硕果映初心 实干绘新景

2025-11-18 西藏日报


图为常德市援藏干部在隆子县三安曲林乡水磨坊调研。

  雪域初冬清冽,援藏硕果盈枝。“十四五”期间,常德市坚守“聚焦民生、精准施策”的援藏工作思路,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常德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全面复盘“十四五”援藏工作成效,深入隆子县各乡镇开展工作梳理,从乡卫生院的诊疗室到便民水磨坊的机房,从小学教学楼到垃圾处理作业区,以看实效、听民意、谋实策的务实作风,系统盘点项目建设成果,广泛收集基层诉求,为科学编制“十五五”援藏规划筑牢实践根基。

  医疗惠民是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安曲林乡卫生院,崭新的诊疗设备有序运转,标准化科室分区清晰,医护人员正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以前感冒发烧要跑县城,现在卫生院科室齐全、设备先进,常见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三安曲林乡负责人的介绍,道出了群众对医疗援藏的真切认可。

  “十四五”期间,常德市援藏工作坚守“民生优先”理念,严格落实项目资金“两个80%”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将医疗援藏作为核心任务,累计新建7个乡镇卫生院和6个村级卫生室,实现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如今,隆子县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显著提升,“小病不出乡、大病有转诊”的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急难愁盼问题。隆子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常德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崔晓伟说:“医疗援藏始终坚持聚焦强基层、补短板,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惠泽当地群众。”

  小项目承载大民生,便民服务设施的落地成效是此次调研的重点。三安曲林乡依河而建的水磨坊格外引人注目。这座投入50余万元的小而美工程,利用水力驱动磨盘,维护方便且节省电费。“磨坊建成后,磨糌粑不用跑远路,两毛钱一斤的价格特别实惠,外乡群众也常常来加工。”村民扎西满脸笑意。据悉,该水磨坊日均加工青稞近千斤,直接服务600余名村民,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斗玉珞巴民族乡军民小学,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宽阔的操场、整洁的食堂、明亮的教室,构成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端坐课堂认真听讲,琅琅书声充满朝气与希望。“以前学校条件简陋,教室狭小、操场是土路,现在新学校啥都有,孩子上学,我们放心!”学生家长卓玛高兴地说。

  “十四五”期间,常德市援藏工作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该校,全面优化教育布局,不仅改善了教学硬件,而且配套建设了校园安全饮水、文体活动等附属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如今,该校办学条件实现质的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培养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十四五’期间,常德援藏项目扎实推进,为隆子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崔晓伟说,下一步,将全面梳理援藏工作成果,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聚焦民生改善、资源均衡配置、产业发展赋能等关键领域,结合调研意见精准谋划“十五五”项目。“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援藏工作贴合群众需求、符合高原实际,持续为隆子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常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