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5月19日,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的北京市通州区医疗志愿服务队的12位医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图为当天瓦切镇中心卫生院里等候就诊的患者 摄影:杨月云
医疗志愿服务队到达时,得知义诊消息的附近居民已经在卫生院内等待。医生们在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分别“入驻”门诊楼一层的各个诊室。候诊群众很多,工作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分发了号牌,同时为各诊室分派了翻译,便于医患沟通。
图为喜雷(前左一)和尹超邦(前左二)在义诊现场分诊 摄影:杨月云
医生们按序叫号、根据患者的简要就诊需求分诊,引导他们到相应科室就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尹超邦和北京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喜雷作为临时导诊,轮流带着患者往来穿行,卫生院门诊楼长长的走廊,俩人一天走了不少来回。期间,还跟随当地工作人员到周边村子慰问慢性病患者。
图为贤少忠(左)在查看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 摄影:杨月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贤少忠刚一进诊室,就来了一家三代的患者,光是就医资料就拿出来了一摞,请他逐一解读。
图为李茹的诊台前,患者依次问诊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茹,和当地医务人员向一位血脂高的患者介绍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患者体重身高数值得出其体重指数为30左右、属于轻度肥胖,李茹建议患者通过少吃肉和主食减重,消除脂肪肝和其他病症。
图为张娜为患者诊断并开具处方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张娜的中医科诊台前,患者来了一拨又一拨,她只能抽空吸氧,直到义诊结束,还在为患者把脉、开具处方。
图为马月静向患者讲解洗剂的使用方法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主任马月静负责的“药房”只有两张桌子,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她在当地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给所有患者分发药品、讲解用药方式、频次。一天下来,说话都快没力气了,但还是在义诊期间,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安全用药讲座。
图为万颖向翻译解说诊疗处方,便于传达给患者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万颖主攻妇科,女性患者们略有腼腆向翻译说明自己的病情,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求助她的专业意见。
图为钱伟莉为患者佩戴血氧仪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钱伟莉,用随身带的血氧仪帮助患者了解自身心肺功能,综合患者介绍的情况提出诊疗建议。
图为童燕娜在听诊前先把听诊器焐热 摄影:杨月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童燕娜在听诊前,总会把听诊器捂一下,让它接触到病人时不是那么冰冷。
图为康姣姣在为患者开具的药品上标注服用时间和频次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主任康姣姣,直到义诊都结束了,还走了两次,帮同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取药。
图为张宇为患者触诊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主治医师张宇,在翻译暂时没到位的时候,先通过触诊的方式了解患者情况。
图为梁士宇在翻译的协助下与患者沟通 摄影:杨月云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梁士宇通过翻译耐心询问患者,是确诊了,还只是自我感觉不好,有没有带来具体的报告。
……
瓦切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楼是一座很简洁的二层小楼,落成时间不久,窗明几净。在为期一天的义诊中,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出于完全的信任,患者几乎要把身上所有不舒服的地方都讲出来、看出个结果。医生们通过翻译耐心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查看医学检验报告,再把诊疗建议用便于当地医务人员翻译和患者理解的话传递回去。
在门诊楼一旁的综合楼二层,马月静带来的《安全用药,用安全的药》主题讲座在下午进行。讲座从安全用药原则、不良反应的应对、特殊人群用药建议等角度,结合切身工作实际和真实案例,向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分享工作经验,生动具体的讲解令旁听者受益匪浅,鼓掌致意。
义诊结束时,还时不时有患者前来请医生诊疗、把脉。回去的车上,医生们累得没有人说话。而除了义诊,他们也关注和思考,能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留下什么。门诊楼里的一天结束了,但是门诊楼里的故事还在延续。(中国西藏网 记者/杨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