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中文子网 > 新闻 > 热点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农民”根雕艺术家彭勇:从传统文化中“寻根”

2017-11-15 20:42:12 张博 中国青年网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巴渝工匠”、根雕艺术家彭勇介绍自己的作品。张博 摄

中国青年网重庆11月15日电(记者 张博)“衡量艺术的最高尺码,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奖项,更不是头衔授予,而是观众的眼睛和表情”,很少有人会像彭勇这样印名片,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在名字后的显著位置,特地注明了头衔——“农民”。

彭勇出身贫寒,但自幼爱好雕刻,后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数年,对根雕艺术也愈来愈得心应手。1999年,他创作的《百鸟朝凤》在昆明世博会有人出价360万元,随后众多作品相继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现在他是重庆的“巴渝工匠”“非遗文化继承人”,同时也是中国根艺美术协会理事、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但他再三强调自己是一位“农民”。

寻根:千方百计练技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彭勇出生在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除了干农活做家务,他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甚至因为没钱交学费,小学毕业后不得不辍学一段时间。

即使这样,他喜欢刻刻画画的习惯也从没改变。刚开始拿着母亲做布鞋的切刀在桌上、凳子上刻,后来这些地方刻满了就在门、窗上刻,再后来门窗上都刻满了就在土墙上刻……做漆工的舅舅发现后,便经常教他一些雕刻的技法,彭勇也是这时候接触到了根雕,从此走上追求根雕的艺术之路。

然而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做根雕,父母觉得他是不务正业;因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有段时间彭勇靠捡石头再转手换来的收入补贴自己的创作。1991年彭勇的作品开始参展,到1993年开始在四川杜甫草堂办个人展览,家人才逐步开始支持他。

“我是寻根的,绝不会忘根”。为了更好地展现根雕艺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彭勇,在学习根雕之余,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尤其是《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在介绍自己作品时,彭勇经常会引用到其中的经典语句,也正是传统文化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从而产生了一批极其优秀的根雕作品。

1994年10月,四川省政府将彭勇的根雕作品《荷塘诗韵》送给日本贵宾。人民大会堂四川厅,至今还保存有他的作品《留得残荷听语声》。1999年,由他创作的《百鸟朝凤》在昆明世博会交易中心被喊价360万……

大量作品的积淀、大量经验的总结,彭勇在创作中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法也越来越精进——他让失传已久的“蚂蚁上树法”“断头延伸法”“回归自然法”“移花接木法”等雕刻手法重现天日。

后来结识了中国美学泰斗王朝闻,从那以后,彭勇每年都会去跟王朝闻学习、交流,有时一待就是三四十天,“老师每次讲课的内容都不一样,正因为有了他,我在美学理论方面才得到了很大提升。”到目前为止,彭勇已参加了400余场大大小小的展览,获得100余项殊荣。

坚守:一门心思讲传承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根雕对于彭勇来说,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人生哲学。“像树木的根一样,有些根虽然长在悬崖,但因为环境所限,它扎得深所以才是好的根”,拼搏和沉淀,是彭勇眼中“根雕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不断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别人作品来打磨自己的技艺,不断为传承根雕文化做着努力。个人展览时,他多次打扮成清洁工模样征询参观者对作品评价,“因为如果说这是你自己做的,别人就不好意思批评、提建议了。”

彭勇从事根雕创作,已达到痴迷的境界。据其介绍,54岁的他每天最多只睡四个小时,“别人是跟时间赛跑,我是在跟生命赛跑”“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未完成的作品”,他不会打牌不会其它娱乐项目,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根雕上,还跟记者笑称“这么痴迷是因为舍不得自己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几百吨原材料”。

近年来,雕刻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坚持根雕的纯手工性和独特性,彭勇仍坚持用全手工的工具,市面上有的工具就买,没有的工具自己找铁匠做。按他自己的话说,“这不光是对根雕的传承,也是对传统工艺的尊敬,老祖宗的手艺不能丢”。

让彭勇最忧心的,是当下面临着技艺后继无人的尴尬。彭勇从1997年开始收徒,到现在人数不下几千人,但学最久的也仅有3个月。“如今,许多人都不能沉心钻研根雕,学得差不多能挣钱了,就满足了。我最怕这么好的工艺,留给后代的都不是精华。”

于是他开始寻求更多的渠道来传承,去学校给学生讲根雕艺术,筹建更大面积的综合博览园。据彭勇介绍,在重庆市合川区一座3万多平方米的综合展厅正在筹建,这个集生产、加工、传承、展览为一体的博览园预计明年将建成。在博览园建成后,自己将会把更多时间放在作品创作上,届时将完成“包含道德经、佛经、中国古代文学故事等题材”的系列根雕作品,让中国的根雕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吾非千里之能,然有千里之志”,这是彭勇在自己朋友圈的签名,他还曾写过一首诗:“一身寻根未忘根,路路走来好艰辛。正在走投无路时,或好辈后有宗青。”

 

分享到: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