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学习在高原 > 高原时评

文明之美看东方丨“世界屋脊”上的考古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22-07-23 中国西藏网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形成了辉煌灿烂接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就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指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支撑。

  从中华大地东部的沿海之滨到西部渐渐隆起的高原高山,蕴藏着丰富的地下遗存。近些年,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的发现,揭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状况。与此同时,在青藏高原上也相继发现了切热遗址、玛不错遗址、格布赛鲁遗址、当雄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发现。据了解,这4项考古成果位于青藏高原的多个地理区位,涵盖从旧石器时代到唐代的多个历史时期。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它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演进,充分展示了我国多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在青藏高原众多的历史遗迹中,考古工作者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到了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的丰富历史资料和证据。

  例如,在早期的切热遗址中,人们主要使用土石制品,随后出现了原始的陶器,并逐步走向完善、精美……

  在当雄墓地中,出土石质黑白围棋子、漆器残片、纺织物等文化遗存,显示当时中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深刻影响,也反映唐代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密切往来……

  据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霍巍教授介绍,和世界各古代文明及中国其他地方史前文化发展路径一样,西藏高原的史前人类也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和铁器时代(只是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西藏这两个阶段还不能完全分开,统称其为“早期金属器时代”)这几个大的发展阶段。严谨科学的考古证据还提供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从旧石器时代直到唐吐蕃时代,以至其后各个历史时期,西藏的文化和文明都和中国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其发展轨迹始终朝着东向发展,其“文化底色”从一开始便打上了浓厚的东方印记。

  2021年底,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印发《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该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文物工作方针,严守安全底线,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的文物工作,全文共15200余字,由四部分组成。其中,该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指标,设定了到2035年远景目标和2025年目标任务。据悉,该规划出台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实施机制,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演绎,共同塑造了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为考古文博事业的充分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新时代,各族人民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中国西藏网 文/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