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科技

科技界论“土洋” 代表委员建言取平衡

2018-03-13 中国新闻网

“土洋之争”在中国科技界存在已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土洋有别”的三方面表现,并就如何平衡提出建言。

资料图:“墨子号”模型。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待遇有别?——既引入海外人才,也注重本土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墨子号”卫星发射总指挥王建宇分享的案例引起热议。他的团队培养出骨干力量,“至今仍是副研究员”。反观从国外引进人才,“申请教授是垫底条件,还会为他们(提供)落户津贴、启动经费”。

考虑到海外学术经历的高成本投入和已有产出,引入海外人才时给予较高薪酬和待遇并无不妥。然而,当前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三点。

一是“土洋”悬殊过大;二是对待“洋帽子”人才存在“一朝定终身”现象;三是随着中国教育与科研水平提高,由本土培养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也已拿出国际领先成果。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对待大批持续奋斗在国家科研项目上的“土专家”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为他们开辟上升通道。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才观念,如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所言:“以才识人、以才辨人,不要管本土培养还是国外引进。”

论文外流?——既培育本土期刊,更建设自主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另一组数据更引起代表委员关注:200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第一作者在海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从1.34万篇上升到26.5万篇,而中国期刊发表中国大陆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论文的比率从40.73%下降至8.82%。

大批论文外流至少造成三重隐忧:一是数据流失,包括没有被接收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也以投稿方式无偿提供给国际出版商;二是限制了语言水平较低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动态;三是由于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订阅费高昂,阻碍部分科研成果在国内传播和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卞修武表示,中国应加大力度培育国内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发展,逐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薛勇彪指出,国内一批英文期刊在与国际出版商合作的同时,对国外出版平台形成了依赖,无形中造成成果和数据外流。当务之急是建设拥有自主品牌的科技期刊出版数据平台,保护知识产权。

国货难寻?——推动仪器高端化,带动产业链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儒引用了《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报告(2016)》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购买国外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他在提案中写道:“应加快推进仪器国产化,进而推动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

事实上,鉴于国产科研仪器的水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由中央财政拨款成立专项,资助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但有分析指出,全链条创新成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李林认为资助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王春儒补充说,也可采用培养专项人才、市场推广试行、出台鼓励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建立行业标准、树立品牌形象等多种举措。

代表委员们指出,“中国造”科研仪器将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这里也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