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西藏古建筑及摩崖造像实现“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2019-01-17 尕玛多吉 光明网-《光明日报》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利用三维数据和互联网分享平台,西藏古建筑及摩崖造像文化遗产实现了“触手可及”。日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藏地瑰宝-西藏地区古建筑及摩崖造像三维数据展示与知识服务云平台”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18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库。

  国家文物局自2016年提出“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以来,从2017年起至今已经连续两年开展“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评选,目的是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文物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哈比布介绍,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和文物考古、文物保护应急抢险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完成了5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方案现场勘测和编制,同时还完成10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设计审查工作和城镇规划评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古建筑和摩崖造像文化遗产的数字“基因库”。

  “藏地瑰宝-西藏地区古建筑及摩崖造像三维数据展示与知识服务云平台”项目,将西藏地区现有的藏式建筑和摩崖石刻数字资源整合起来,留存其空间物理特征,留下宝贵历史记忆,通过数字博物馆、社交网络接口、地理信息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作为可脱离遗产地的管理展示技术,构成了遗产分享云平台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未来还可以增添更多的功能,支持各种互联网访问和移动端应用,在引入公众力量的同时,实现遗产信息的分享。

  哈比布说,将遗产保护与互联网平台、创新科技相融合,涵盖了遗产保护的诸多层面,推动了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三维技术对藏式建筑的深度解析,有助于我们较快地实现遗产保护的目标,让公众对西藏地区的古建筑能够“触手可及”,更加全面的理解藏式建筑的历史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