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拉萨市医疗保障局紧扣“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药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DIP医药服务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9月,拉萨市参保人员在市内19家DIP试点医院出院18470人次,其中按DIP付费标准结算16978人次,DIP结算人次占比91.92%;DIP病例中入组成功已结算数据15463人次,入组结算率91.08%;全市医保结算清单按时上传率96.97%,医保结算清单质控通过率93.59%,DIP支付方式改革在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保障参保群众权益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持续释放。
拉萨市医疗保障局锚定DIP支付方式改革全域覆盖目标,持续推动市内19家医疗机构纳入DIP试点范围,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开展DIP政策解读、结算操作、病案管理等专项培训5场,培训医护人员、医保经办人员超100人次,确保医疗机构对DIP付费标准、分组规则、结算流程等核心内容“应知应会”。2025年1—9月,试点医院DIP结算人次占比达91.92%,DIP支付方式在医疗服务行为中的引导作用持续增强。
把医保结算清单作为DIP支付的“数据基石”,明确清单填报时限、填报规范及质控标准。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医保结算清单智能质控平台,对清单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及时校验,对存在问题的清单第一时间反馈医疗机构整改。截至9月,全市医保结算清单按时上传率达96.97%,医保结算清单质控通过率93.59%,为DIP精准分组、精准付费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建立三位一体DIP监管机制
目前,拉萨市医疗保障局已经建立“日常监测+专项检查+智能监控”三位一体的DIP监管机制。依托“三医联动监测服务平台”DIP专区展示模块,对试点医院的诊疗行为、费用支出、病例入组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重点关注分解住院、检查费用超70%、自费费用超规等违规行为,有效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
此外,联合医疗专家、DIP运维人员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就DIP分组调整、支付标准优化、病案质量提升等问题进行研讨,累计解决医疗机构在DIP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40余个。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内部DIP管理机制,明确临床科室、病案室、医保科的职责分工,形成“临床诊疗—病案编码—医保结算”的闭环管理,促进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的深度融合。
加大DIP信息系统投入力度
升级改造现有DIP监管平台
下一步,拉萨市医疗保障局将进一步扩大DIP试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试点;优化DIP分组方案,结合拉萨市疾病谱特点和医疗服务实际,动态调整病种分组,提高分组精准性;加大对DIP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为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化支撑。
同时,制定DIP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既懂医保政策又懂医疗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督促医疗机构加强病案编码、医保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结语】
未来,拉萨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以DIP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医药服务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助力拉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