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热谷”中的健康“守护神”

2019-09-15 晓勇 米玛 西藏日报

  察瓦龙乡背靠梅里雪山,位于怒江深处,藏语意为“干热谷地”,属西藏林芝市察隅县。记者一行抵达察瓦龙乡时,正是炎热的午后,一阵阵热风迎面袭来。

  在察隅县委常委、察瓦龙乡党委书记尼玛扎西的引荐下,记者见到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院长布琼。皮肤黝黑、身材微胖的布琼,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

  “布琼是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尼玛扎西书记介绍道。“是全国最‘黑’的乡村医生,哈哈!”布琼说着,略带幽默地耸了耸肩。

  接受采访的布琼站在一排已然破旧的平房前,那是之前的察瓦龙乡卫生院办公地。而在布琼后方,标着“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的四层新楼与此相比,显得极为气派。这所新建的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由深圳宝安区于2016年援建完成。

  “我刚分配到岗时,连这个平房也没有,当时乡政府都很小,乡里除一所小学和派出所啥都没有。”布琼回忆起过往。

  2000年,布琼从当时的西藏民院(现西藏民族大学)医学系毕业分配至察瓦龙乡。对这位来自山南琼结籍的年轻人而言,察瓦龙乡当时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的情形是他不曾预料到的。

  “甚至连电话也不通,和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生活条件艰苦超出了我的想象。”说这句话时,布琼的表情里多了一层严肃。

  因为没有卫生院,刚到察瓦龙的布琼在小学当过两年老师。后来,他和另一位当年一起分来的大学生,加上乡卫生院已有的2位医生、2位合同工员工,以及一间办公诊室组成了当时的察瓦龙乡卫生院。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布琼也曾彷徨和犹豫过:“我真的想过离开,不过后来,自己慢慢想通了。换位思考一下,我不想待在这里,他也不想留下,那谁愿意留呢?没有人啊,察瓦龙的老百姓病了怎么办?”

  对察瓦龙当地百姓而言,地理与交通的限制,让他们长年累月“陷”在这深深热沟里,缺医少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

  在察瓦龙乡最初的那些日子,作为当地第一位拥有本科学历的乡村医生,布琼从当地老百姓期盼与渴望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这让他一次次放下离开的念头,他不忍心也有不舍。

  最终,布琼选择了留下,并坚守着一位乡村医生的初心。

  19年一晃而过。布琼从当初23岁的毛头愣小伙,“熬”成了一位42岁的中年父亲。而他所在的察瓦龙乡卫生院也几经变迁,有了现在的规模,仅编制医护人员就有10位,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并更名为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

  察瓦龙乡辖区总面积4600多平方公里,包括26个行政村,常驻人口7000余人,他们大都居住于怒江大峡谷地带。他们是布琼和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最直接的服务对象。

  “在乡里条件就是这样,你不能说你学的专科是什么就看什么,在老百姓眼里,你就是医生,他们病了就找你,你不能说我不懂牙医,我不会接生,所有遇到的病你都得想方设法治,凡是不会的你得自己学会。”从当初毫无临床经验的医学系毕业生,到今天的察瓦龙乡中心卫生院院长,现在的布琼已然被岁月与病患共同煅炼成了一名全科医生。

  2014年,布琼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在央视为他拍摄的视频中,乡村医生布琼骑马、溜索、步行去为百姓看病,拍摄视频途中遇塌方、落石等等。在察瓦龙的19年里,这些近乎是布琼工作的常态。

  19年,布琼风雨兼程,用脚步丈量察瓦龙这片热谷上的土地。为给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他步行赴深山老林,翻越山岭,他卧过雪、爬过冰,他被察瓦龙百姓赞誉为健康“守护神”。

  在察瓦龙这块干热的土地上,交通的不便,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布琼还和察瓦龙乡干部群众一起参与过义务修路,时间长达几个月。

  喜欢耸肩、爱开玩笑的布琼,又一次认认真真地告诉记者,如今察瓦龙大多数地方通了乡村公路,最远的地方开车4个小时左右便到了,有些未通车的村落从公路边徒步1个多小时也能赶到。

  布琼说:“虽然现在分配到察瓦龙的年轻人还是觉得这里苦,也许与外面很多地方相比,这里确实条件艰苦。但我已经感觉不到苦了,我喜欢察瓦龙,喜欢这里的人,他们朴实无华。当然,我更喜欢这份工作,它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