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四川省甘孜州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点

2022-01-27 四川日报

  干净的院坝里挂着醒目的精神文明标语,停车场的车停放得井然有序……1月24日,记者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炉城街道东居苑小区时,完全没看出这是一个以公租房为主、已建成近20年的老旧小区。小区居民杨熙梅说,小区近年才变了样,“以前乱扔垃圾、车辆乱停乱放多得很。”

  带来改变的,是甘孜州近年来实施的城镇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规划。通过制定实施一小区一方案“菜单式”改造,截至2021年底,甘孜州已完成改造老旧小区4个287户,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5个1800户。

  老旧小区改造是甘孜州提高社会治理成效的工作之一。2020年7月,甘孜州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州创建工作。从相对薄弱的治理基础出发,近年来,甘孜从人才、制度、资源等方面着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路。

  建强网格员队伍强化基层治理“细胞”

  巴塘县地处国道318线上,随着旅游业发展,流动人口日渐增多,管理对象日趋复杂。

  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的难题,巴塘“全域并集”打造网格队伍:把全县分成141个网格,成立“全科网格”党支部,通过加强培训、保证待遇等措施,使其安心做好网格内居民服务工作。

  在巴塘县夏邛镇,28名专职网格员和13名兼职网格员24小时待命为网格内居民服务。2021年,夏邛镇官方微信平台“和谐夏邛”共收到各类居民反映信息3000余条,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九龙县呷尔镇文化路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6名网格员能为辖区的2800余户居民做好服务,助力社区治理。

  网格员王珑同时也是文化路社区居民,他服务的网格内有500户2362人,平均每月处理类似大小事务15件,“线上,我们通过微信群发出通知、处理纠纷、整改问题,很方便。但很多事还是需要我们进小区、进楼院、进家庭,在线下去完成。”

  “丰富人员配置、新建社会组织等,能有效提高动态治理能力。”甘孜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全州专业社工、公共法律、心理辅导等方面人才队伍短缺问题,甘孜州集中组织包括网格员在内的专业社工培训,统一考核颁证,培养“土特产”人才队伍,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人才基础。

  做好社区共建引导群众参与治理

  1月19日,泸定县泸桥镇龙吟半岛小区党支部书记何志强带着“红色物业”队员,在小区进行春节前的安全巡查,排查安全隐患。

  这支“红色物业”队伍组建于2021年初,是该县针对龙吟半岛小区这样无业主委员会、无物业公司入驻、无规范化管理的“三无小区”,组织小区业主中的党员干部建立临时党支部,搭建起的管理平台。通过一年的完善,龙吟半岛小区管理逐步走上正轨,还成为泸定县打造“智慧平安小区”的首批试点。

  在理塘县上木拉乡,积分管理成为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有效手段。“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搞好家庭卫生,都可以得积分,超过基础分的部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上木拉乡红龙村村民卓玛泽仁对规则十分熟悉。

  上木拉乡把全乡群众纳入积分管理,每户设置基础分100分。对积极参加义务投工投劳、农牧民夜校、环境卫生整治等,以及被评为先进个人、模范家庭的村民,按户进行不同标准的加分。对有违法犯罪、不讲诚信、损坏公共设施、违反村规民约等的,按不同标准进行减分。

  “村民的卫生习惯在变好,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增强了。”上木拉乡旺达村支部书记降央邓珠表示。

  目前,甘孜州已搭建“居民议事”等群众参与载体300多个,规范“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400多个,完善村规民约600多条,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

  推动边界协调化解基层治理难点

  甘孜州外与青海、云南、西藏接壤,内与省内的阿坝、凉山、雅安相连。因为虫草、松茸等高原特产跨区域分布,以往“虫草之争”“松茸纠纷”在边界地区时有发生,是甘孜州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

  近年来,甘孜州组织开展与毗邻省界、州界、县界的乡村对接交流,召开边界联席会、座谈会和组织生活会,成立联合党支部,签订和谐边界协议,及时调查处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

  日前,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下红科乡达孜村村民东呷,来向毗邻的色达县泥朵镇拉加村村民谢棍致谢。

  原来,东呷家的牦牛受惊跑出了牛圈,被谢棍遇到,两个人协力将牦牛“安抚”归了圈。

  自从色达县与达日县签订和谐边界协议后,这样的邻里互助,在两地已是常态。

  下一步,色达县将与达日县建立联保机制,划定两边公共区域,共享草场、虫草、中药材资源,共同发展优势产业;聚焦各方优势旅游资源,依托“青海达日—班玛—四川色达”旅游环线,积极引导两地乡村旅游发展,新建乡村精品酒店、特产售卖部、旅游驿站,共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