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奋斗新时代 建设新青海】可可西里的生命捍卫者

2020-11-27 青海日报


赵新录和救助的小藏羚羊。

  11月24日,当赵新录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前,这个曾经在海拔5000米无人区抓捕过盗猎者的勇士,居然有一丝的紧张与慌乱。

  作为获得此次全国“最美职工”荣誉十人之一和全国先进工作者,也是青海省首次获得全国“最美职工”荣誉的人,胸口沉甸甸的勋章,让身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管委会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站长的赵新录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也让他觉得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也属于坚守在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所有队员。

  从天寒地冻、风雪弥漫的荒漠,到步步泥淖、处处河流的湿地,从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濒危动物的前沿,到卓乃湖畔藏羚羊保护现场的坚守足迹,赵新录23年的青春与成长都留在了这片茫茫无人区里,这个腼腆、不善表达的一线职工,用他吃苦耐劳、不惧危险的精神把大爱留在可可西里,始终不渝充当着这里生命的捍卫者。

  无人区里的铿锵卫士

  有“生命禁区”之称的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腹地一片4.5万平方公里的野生动植物宝库,是世界上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一片无人区,高峻、寒冷、荒凉、辽阔以及人迹罕至是可可西里的基本特征。

  有人认识这里,是因为珍稀动物藏羚羊;有人熟知这里,是因为“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有人向往这里,是因为一首网红浪漫派诗歌《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贪婪的淘金者进入可可西里,“软黄金”藏羚羊绒声名大噪,暴利之下,高原大地满目疮痍,藏羚羊数量从20多万只一度锐减至不足2万只。

  1996年12月,从部队退伍后的赵新录主动申请加入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巡山队员的行列,开始了他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职业生涯。

  “去之前总是听人们说起索南达杰的故事,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那时候一心想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赵新录回忆起当时,依旧无悔于当初的决定。

  然而,当他来到可可西里,发现除了盗猎分子的威胁,严寒和高海拔也是这份工作的危险性之一。第一次巡山,赵新录就经历了严重缺氧、不停流鼻血的危险情况:“周围都是茫茫的戈壁,我每走一步都要大口喘气,之后不停流鼻血,因为没有合适的药,我们只能放缓前进的步伐,等身体情况有所好转继续前行。”虽然第一次巡山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赵新录来说却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路。

  多少年来,尽管条件艰苦恶劣,但他依然选择扎根在这里。

  2003年10月的一天,已经出去巡山两天的赵新录和其他队员在可可西里青海区域深处发现了盗猎藏羚羊的团伙,经过抓捕后审问得知,不远处还有一群团伙已经猎杀了不少藏羚羊,在留下看守人员后,赵新录和其他三名队员第一时间赶往盗猎分子所在地。

  “发现他们时,地上晾晒着几十张羊皮子,有人在车里听歌,有人在处理藏羚羊肉,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看见那些画面的愤怒和心痛,没想过盗猎分子手中的猎枪,就只想抓住他们。”

  面对巡山队的突袭,盗猎分子四散奔逃,赵新录紧盯一个目标,在5000米海拔的戈壁滩上上演了一场生死追逐:“抓到最后一个人时,不论是盗猎分子还是我,都因为缺氧而逐渐失去力气,我的呼吸都带着血腥味。”再一次回想,赵新录心有余悸,却未曾感到后悔。

  23年里,他和战友们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抗高寒缺氧、斗“盗采盗猎”分子,凭着对党和人民的一腔忠诚、凭着对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的一腔热血,坚守“护好无人区、办好一个案,保护生态环境和拯救野生动物”的理念,组织破获“7·14”特大盗猎藏羚羊案件,收缴716张藏羚羊皮;组织破获“11·20”、“12·13”等多起特大盗猎案件和非法运输、买卖藏羚羊皮等野生动物产品案件;参与破获“5·9”、“4·17”等盗猎、非法捕捉、倒卖和运输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107起……守护好可可西里这片“人间净土”,成为赵新录和他的队员们一生的夙愿。

  在海拔近5000米的基层一线一干就是23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肩负着保护藏羚羊、保护“中华水塔”的神圣使命,现在的可可西里,已经有10年没有听到过盗猎者的枪声了。

  一片丹心为环保

  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这位饱经风霜的汉子脸上是年过不惑的坚毅和无畏。

  在可可西里的这些年,让赵新录最挂念的就是这里的“精灵”们。

  “卓乃湖附近什么情况?”“小羊羔都安全吗?”“雨这么大会不会有落单的羊羔”……每年一到藏羚羊产羔季,赵新录都会忧心忡忡,因为夏季可可西里多为沼泽湿地,巡山队员进山的危险和难度非常高,但始终放心不下的赵新录会一次又一次尝试进山,确定好藏羚羊的安全情况才放心。

  “夏季车陷进泥潭是家常便饭,我们的鞋和衣服从来没有干净过。”

  在一次巡山任务中,寒冷的雨夹雪天气让卓乃湖附近的路变得泥泞难走,赵新录和巡护队员在恶劣的天气中将陷进泥里的汽车推了出来,又冷又饿地加紧往驻地走。在经过一个土滩时,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藏羚羊,赵新录二话不说跳下车,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来裹紧小羊,带回去进行救治。

  “月份小一点的藏羚羊不会用奶嘴,我们巡护队员就会自己用嘴喂食。”从治疗、喂奶、帮助恢复到放生,被赵新录所救助的藏羚羊数不胜数,“奶爸”的工作也越做越顺手。

  23年的时间里,赵新录在可可西里这片土地上行走了80余万公里,巡山500多次,用自己的眼睛和双脚真正感受着这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动物越来越多,即便被棕熊破坏了好不容易搭好的帐篷,他都会高兴地告诉同事:“你看这两年咱们遇上的动物是不是变多了,说明这里的环境真的越来越好了。”

  “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愧于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满怀着对事业的热爱,本着一贯的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原则,在奋斗和进取中为可可西里生态环保事业奉献着一切,在艰难和困境中展现了一名“森林警察”的风采。

  让劳模精神驻留在这里

  一年中的8个月赵新录都在可可西里巡山或驻站,每次巡山短则一星期,长则半个月,喝雪水、吃干粮、住帐房,止疼药和感冒药更是工作时的必备,这种越是艰苦越向前,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安全的务实作风,就是对入党誓词的最好诠释,对劳模精神的最好传承和弘扬。

  也是因为长年坚守在无人区,锤炼了赵新录坚韧不拔的个性,以及他敬畏自然、珍爱动物、憎恨罪犯、不怕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他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幸福、坦然、执着。

  但多年的工作付出,让他常常放弃休息日,家中的一切全交给了妻子,谈起家庭,他满怀愧疚:“儿子出生的时候我还在可可西里巡山呢,因为回家少,我们爷俩说话的机会也少,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媳妇在打理,但他们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正因此,我更应该对工作认真负责。”

  赵新录对生态环保事业的赤诚热爱,是基于对生态保护工作的热爱,也是对自己责任的深切理解,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可可西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可可西里。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对于可可西里来讲,劳模精神就是奉献精神和坚守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支撑赵新录在这片无人净土挥洒热血的根本。

  “作为可可西里一名干警,每天都要面临恶劣环境和死亡的危险,虽然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可是从我加入到这个队伍第一天起,就已从心底认定,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不被破坏,保护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不被猎杀,就是我甘愿出生入死的责任,这也是我为党守绿、为国护绿、为民植绿的‘坚守’信念及庄严承诺。”

  23年来,赵新录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坚守岗位、尽心竭力、亲力亲为,以“来不得半点闪失”的责任感为党守绿、为国护绿、为民植绿,用一腔热血履行着新时代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庄严承诺。

  如今,更多的年轻人踏着索南达杰这些环保先驱的足迹而来,加入到可可西里光荣的巡山队伍当中。在英雄的感召下,在使命的召唤下,不怕冰天雪地、不怕风餐露宿、不怕流血牺牲,常年默默坚守在无人区。

  “我们爱可可西里爱得那样深沉,我想我们的精神会给全人类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注入新的意义。”采访最后,赵新录深感欣慰地说,现如今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日益显现,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功能不断强化,水资源涵养能力提升,草地覆盖度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藏羚羊已由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近10年可可西里再也没有听到盗猎者的枪声,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也有了一片宁静的生存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