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拒绝沉迷网络游戏 企业需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

2019-11-13 周晶 中国西藏网

  为规范网络游戏服务,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问题导向为抓手,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破解难题提供治理思路。

  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的影响力随互联网的发展愈发巨大。有些游戏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忽视了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缺少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动作,从四楼莫名跌落坠亡;14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通宵打游戏导致猝死……类似新闻报道让人直呼心痛,提醒社会: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刻不待时,每个人都需要警惕和重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帮助未成年人摆脱游戏沉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从根本来说,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问题上,相关企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游戏开发商为了赚钱,专门研发简单易懂、依赖性强、诱惑多的游戏,让未成年人成为其“头号玩家”。一些网络游戏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应、设置消费陷阱吸引未成年人购买“装备”。一些网络游戏则缺少防沉迷系统等技术手段,通过“在线奖赏”“推荐奖励”等成瘾机制让未成年人玩到“停不下来”。更有少数网络游戏存在向未成年人传播低俗色情、渲染凶杀暴力等有害内容。面对如此乱象,想要彻底根治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案。

  早在2017年底,中宣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部分网络游戏文化内涵缺失、格调不高、触碰道德底线等问题进行了严肃整治。但随着科学发展、时代进步,网络游戏类型也不断升级,玩法儿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治理也不断升级。此次《通知》从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六个方面的举措,着重从制度层面强化监管力度,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长效机制来规范网络游戏的开发和使用。

  客观来说,网络游戏也并不是毒蛇猛兽,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把控游戏的界限,不能让未成年人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沉沦,关键在于不断优化防沉迷系统建设。防沉迷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关卡,只要这道关卡足够牢固,就能从源头上遏制住沉迷现象,有效减轻未成年人对于网络游戏的喜好和依赖。今年5月份,腾讯“16+试点”的运行,(“16+试点”即根据腾讯健康系统的公安实名校验结果,仅允许年满16周岁的玩家登录游戏,每天限玩2小时。)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仅盯着用户投入时间、市场规模、收入利润这些数字,而是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再是一句口号。此次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通知》,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纳入管理机制,体现了中国在游戏管理上的创新和智慧,对于已执行的企业来说是激励,对于未执行的企业来讲是鞭策。

  解决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企业的主体责任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在网游用户实名制、游戏时间管理、游戏消费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改善。如今,《通知》的发布更是为游戏企业指明了方向,要求企业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使游戏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保驾护航。(中国西藏网 文/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