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援藏纪实|王猛:背负藏族儿女期盼 获得人生难得的历练

2019-09-14 王茜 中国西藏网

  “带着高原征战的风尘,

  亲吻着首都盛夏的花香。

  背负着藏族儿女热切的期盼,

  品尝着亲人们重逢的目光。”

  ——(《援藏归来》节选)

  今年7月,来自北京的第八批援藏干部王猛收拾好最后一件行装,从拉萨飞回久违的北京。一路上的感慨和不舍,化为这首《援藏归来》的小诗。


图为王猛和当地藏族群众合影

  当记者问起离开西藏什么最让人挂念,王猛说最惦记的还是那些产业扶贫项目和当地的老百姓。他特别希望饮用天然水项目能更好的发挥扶贫效果。“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到宿舍楼下的小超市看看‘纳措琼母’的售卖情况,到外地出差,我也首先让人家尝尝我们当雄的好水。北京市农业嘉年华我带队去卖水,还有人专门打电话到当雄……”他自豪地说:“目前,投资1.2亿元的新水厂及生产线已经顺利建成投产,产品正逐步打开北京等内地市场,预计年销量达三万吨,已经名列西藏自治区前列。”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是拉萨海拔最高、氧气含量最少、位置最偏、条件最艰苦的区县,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当地干部常说,初到当雄的人看到的都是美景,长期工作的人感受到的都是坚守。回望援藏三年,王猛清晰地记着初到当雄县身体对高寒缺氧表现出的强烈反应,原本身体素质非常不错的他走路都成问题,“动作幅度一旦加大,就头晕恶心,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越高干劲越足。”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地域广袤、高寒缺氧、气候多变。人高马大的王猛有一颗细腻的心,在他的“美篇”里写道“我愿意走遍这里每一个村组和每一家牧户,1.2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我会尽可能多地与基层的同志、牧民、老师、学生和僧尼唠唠家常、聊聊天,尽可能最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工作状态、学习状态、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即便有时候沟通上会存在一些语言障碍。我认为这也是自己三年援藏期间收获的另外一笔宝贵财富……”


图为王猛(左)在藏族群众家里避雪

  翻开记忆,从最初高原反应严重到只能一步一“挪”,谈到三年来走遍当雄所有的乡镇、村组、学校、寺庙,走访大量的牧民群众的点点滴滴,王猛打开了话匣子,“当曲卡镇最遍远的两个村组,海拔大约4600米左右,每组各有十几户牧民上上下下、错落有致地散落居住在山脚下……”“很多山上没有路,平缓一点儿的地方能骑马,有些地方只能牵着马走”“五月中旬,一会儿烈日灼人,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冰雹携着冷雨打在车顶叮当作响,转眼又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这里的天气变化像孩子的脸。路上到牧民家的黑帐篷里避雨雪吃干粮,身后堆的是牛粪,感觉真是温暖。”

  “这里高寒缺氧,连青稞都种不了。”王猛说,“5万余居民中牧民超过九成,我刚来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280人。为了加快推进援藏项目建设,助力当雄脱贫攻坚。我得想法子‘既管肚子又管脑子’。”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王猛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定了以旅游、畜牧和天然饮用水为主的产业扶贫援藏为主的工作思路,为深入、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援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当雄作为纯牧区的区域条件和净土产业发展现状,王猛说,“我们让有身份证的牦牛肉和天然饮用水产业转型升级,让‘纳措琼母’饮用天然泉水发展壮大广为人知,让旅游与文化协同发展,用全产业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图为王猛咨询牧草情况

  三年来,北京援藏资金为当雄县援藏工作投入2.56亿元,有关产业扶贫的援藏项目就有20多个,用于扶贫领域的资金比例超过98%。据悉,正在实施的牦牛扩繁、乡镇扶贫超市、纳木湖乡牵牛拉马合作社扶贫等所有援藏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50个,平均月工资2500元,其中,纳木措天然饮用水厂吸收就业的本地大学毕业生,最高的月工资可达5000元;每年可带动建档立卡群众1979户8240人稳定增收,辐射带动全县牧民群众稳定增收。

  经济收入增加了,民生也需要改善。当雄冬季时间长达9个月,在调研中王猛发现学校教室的玻璃无法抵御严寒,经过与北京援藏指挥部的对接,“这两年,北京市投入4200余万元,为10所学校安装太阳能供暖设备,填补了当雄县学校师生多年来取暖的空白,直接惠及师生6000余人。”偏远地区的医疗设施不够完善,为了改善牧民群众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北京市投入援藏资金2160.5万元,改扩建羊八井镇、纳木湖乡卫生院,投入援藏资金600万元为当雄县人民医院购买急需医疗设备,王猛做完这些工作后感慨道:“这样能大大惠及牧民群众2334户1万多人。既然来了,就要为百姓作些事情。”


图为王猛到学校看望孩子们

  扶贫不仅要“扶智”,还要“扶志”。在王猛的积极推动下,投入援藏资金300万元建成的当雄县数字影院投入使用,这是拉萨海拔最高的电影院。他还协调自己的派出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委、区政府向当雄县赠送了一台价值500余万元的标清数字电视转播车,使当雄县成为西藏自治区74个县区第一个拥有电视转播车的县级电视台。“百姓几乎家家有电视,但是因为地理环境有些地区信号并不好,我希望让生活在边远乡村的老百姓不出家门,也能收看到赛马节、虫草节的直播。”通过不断加强当雄县精神文化建设,使广大牧区群众逐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转变。同时,积极营造“双创”环境,在当雄先后举办三次青年创业大赛,为获奖者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27万元;组织青年大学生、创业意向群众开展创业SYB培训,举办优秀创业青年分享会等,大力激发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来,王猛眼看着一项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一个个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援藏工作达到接地气、强基础、暖人心的效果。“回顾三年来的援藏工作,让我丰富了阅历,增长了见识,收获颇多、感受颇深,是人生难得的一次历练。”在援藏路上,像王猛一样的援藏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这片土地播撒青春与汗水,用实际行动续写更加壮美的民族团结交融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