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民族风校园课间操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2019-06-22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80后、90后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校园里的大喇叭吗?还记得课间操时间大喇叭播放的是第几套广播体操吗?“一二三四……” “二二三四……”动感的节拍和旋律已成为那个年代我们的美好记忆。

  而今,在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各大中小学课间操时间的操场上,你看到的不是80后、90后记忆中如出一辙的广播体操了,而是具有雪域高原鲜明民族特点,热情奔放的热巴舞、节奏鲜明的弦子舞、还有自在欢快的果谐等等,这些民族风课间操既是舞蹈也是体操,不仅能强健体魄,让孩子们在健身的同时感受到传统舞蹈的魅力,更是对传统民族舞蹈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民族舞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上千年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锅庄、果谐、弦子、热巴舞等约百个传统民族舞蹈已陆续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加入非遗名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这些传统民族舞蹈,让更多的人在感受传统舞蹈魅力的同时也能品味其中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逐年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力度,从推进立法建设、设立扶持基金、健全名录体系到加强宣传工作等等,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而非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就是通过创新,让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元素的一部分。民族风校园课间操只是西藏非遗传承创新的一个缩影、一种形式,如今中老年人的晨练、朗玛厅的歌舞表演、大大小小的节日中都可以看到传统民族舞蹈的身影,人人都可以成为非遗的传承人,使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让非遗“活”起来。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资源。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把非遗融入我们现代化的生活中,让非遗历经沧桑而在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让非遗传承成为一种新时尚,让历经千年的非遗在雪域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薛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