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新时代•藏东明珠】乡村振兴:借力精准扶贫 江达贫困村踏上致富之路

2018-05-27 孔夏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018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实施之年。为实地了解昌都市贫困户的脱贫情况,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西龙村实地探访。


图为山坡上依山而建的西龙村村长多吉次加的家。摄影:孔夏

  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精准脱贫

  西龙村,距江达县城3公里,全村有28户村民,共计200多人。据了解,全村目前有10户贫困户。

  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昌都市江达县西龙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去年一场洪灾,使得当地村民收入大为减少。为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政府投入14万元修建水渠和防洪堤。村长多吉次加是致富能手,在当地颇有威望,他带领村民成立了农牧民施工队,不仅解决了修建水渠需要人力的问题,农牧民还可以接手其他地方的施工任务,提高收入,从而巩固脱贫成果。


图为西龙村村长多吉次加。摄影:孔夏

  为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更好完成精准脱贫的任务,西龙村精准扶贫户10户均已在精准扶贫异地搬迁楼中分到一套房屋,现已基本装修完毕。

  据了解,昌都市为助力精准脱贫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实现水电路讯全通。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七城同创”有关要求,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切实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短板,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生态扶贫,解决环保与就业

  据了解,西龙村积极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保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补助。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保护人员。生态扶贫,不仅改善了当地脆弱的生态,还增加了就业,助力精准脱贫。


图为西龙村贫困户建档档案。摄影:孔夏

  据悉,昌都市2018年计划通过生态补偿(政策)、生态保护工程实现206704人以上贫困人口吃上生态饭;通过对昌都市公益林进行补偿,实施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工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舍饲棚圈、人工饲草料基地等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现金收入。带动建档立卡户450户2236人通过参与植树和项目建设,增加劳务收入227万元。

  助学扶智,发展教育

  西龙村村长多吉次加谈到自己家的两个大学生,颇为开心,笑意止不住地洋溢在脸上。多吉次加告诉记者,家里的两个大学生,一个现已毕业,在银行上班,一个于去年考上青岛理工大学。当被问及是否有相关政策支持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时,村支部书记袁琳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不仅免费还有补助,在大学阶段,有“圆梦基金”助力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据了解,2016年以来,昌都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804人次、兑现资助资金2555.05万元。

  产业发展,助推经济增长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出路,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最重要举措。西龙村把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先决条件,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扶持实现稳定脱贫。


图为西龙村砂石场一角。摄影:孔夏

  据西龙村村长多吉次加介绍,为带动当地经济收入,政府投资500多万元修建砂石场,以分红的形式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助力脱贫。据了解,2017年,砂石场收入90多万元,28户村民每户每年可分红2万元。针对贫困人口,还会有特殊政策,每人分红额外增加600元左右。为提高贫困户创收能力,西龙村还以加强培训、提升贫困户的就业技能等方式,不断拓展贫困家庭的自我增收渠道。砂石场需有技师操控机器,多吉次加告诉记者,每天有2个人会去学习如何操控砂石场机器,全村年轻人轮换学习,他们现已基本掌握操作技术,下一步就是实践。

  袁琳说,西龙自然村现已基本脱贫,除砂石场和农牧民施工队外,目前还在找寻更好的方式,巩固脱贫。(中国西藏网 实习记者/孔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