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动态

没有电灯的“雪山文化宝库”

2018-11-23 周晴晴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川西的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个“博物馆”,尚未安装电灯,也不许明火照明,转经的藏族信众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它又不只是一个“博物馆”,也可被称作“印刷厂”“图书馆”“出版社”,还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那便是坐落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德格县的德格印经院。


图为德格印经院外景。

  “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据藏文史料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土司却吉•丹巴泽仁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历经3代土司方建造完成,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印经院现存图书印版30多万块,版画6000多块,是全世界藏文木刻印板保存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印经院,内容涵盖有佛教经典、天文、地理、医学、历史、音乐、文学、美术、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因此被称为“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图为德格印经院存放经版处。

  与其他印经院相比,德格印经院独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这得益于创建人丹巴泽仁的智慧,他虽然信奉的是宁玛派,但是并不排斥其他教派的经典,认为这些都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得以传承。”印经院讲解员翁姆介绍道。

  “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经院使用的是传统的雕版印刷术,现在也还在担负着印书工作,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印刷厂”或是“出版社”。院内可以看到一整套的印刷“流水线”,包括藏版库、纸库、印刷车间、晒经楼、洗版平台等。

  书版规格有多种,每版刻两面,最大的长110厘米,宽70厘米,厚约5厘米;最小的长约33厘米,宽仅约6厘米。印刷时,印刷老师三人为一组,一人来回奔走取送书版,另两人相对而坐,书版置于两人之间,一人用擦板蘸墨涂版,一人放纸,用磙筒一滚、揭下,一页书当即印成。印好的书页晾晒在各组固定区域的绳子上,干后收起,交由印经院总管进行检视校对,质量合格的,整理捆扎,即为成品。


图为讲解员翁姆在介绍印经流程。

  “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表明了印经院的雕版印刷技艺不仅仅是藏族人民的文化明珠,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文化珍宝。”藏族姑娘翁姆骄傲地说道。(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周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