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12个小时颠簸600多公里 挽救高原新兵生命

2018-01-10 丁伟 华西都市报

文/图 刘杰 李华时 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新兵,没想到总队医院和地方医院为我做了这么多……”1月9日,位于乐山中心城区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病房里,新兵袁成涛面对前来看望的战友,脸上挂着笑容,眼里却噙满泪水。

21岁的袁成涛是武警四川省总队机动第三支队二中队一名新兵。1月2日,刚上高原半个月的他,出现十二指肠降部穿透性溃疡伴出血症状。经甘孜县人民医院、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600多公里生命接力,果断科学决策制定救治方案,最终挽救了他的生命。

高原环境恶劣 新兵突发消化道出血

入冬以来,连续几天的降雪使川西高原气温骤降,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令很多上高原才半个月的新兵一时难以适应。去年12月31日,甘孜州甘孜县,刚刚组建的武警四川省总队机动第三支队二中队正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

突然,座在中间的新兵袁成涛突感腹部剧烈疼痛,随后出现呕吐、晕倒、意识不清等症状。战友们见情况危急,班长叶艾淋连忙将他送至支队卫生队检查,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贫血”。进行止血、抑酸、补液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然而,1月2日中午,袁成涛再次出现气促、头昏、四肢冰冷等症状。“石嶺医生,赶紧通知驾驶员,送甘孜县人民医院。”袁成涛被送到卫生队初步检查后,卫生队副队长许崇威一边协调车辆,一边跑回宿舍翻出工资卡揣在衣兜里。一路上,支队长余新平在电话里强调:“全力救治,不要考虑花多少钱。”

“救子弟兵要紧!”抵达甘孜县人民医院,袁成涛通过“绿色通道”直接送进了急救室,甘孜县人民医院院长周林勇组织精干力量实施急救。经过测心跳、量血压、输液体、输氧气后,又进行血常规、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初步诊断袁成涛为上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随即采取输血治疗,并住院观察。

千里生命接力 医生12小时用手保护

1月4日上午8时,袁成涛经输血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根据病人实际病情,甘孜县人民医院建议转院至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治疗。“赶快转院,越快越好,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一定要保住战士的生命,把抢救战士的生命当做一场战役来打。”得知情况后,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院长周建丽当即表态。

当天下午3时,救护车载着袁成涛从甘孜出发了,一路上躲暗冰、抄近路、绕平路,在川西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疾驰。途中,剧烈的晃动带来一次次撞击,随车卫生员石嶺见状,把手死死地顶在担架与车窗之间护着袁成涛,手碰痛了、顶麻了也咬牙坚持。

“小袁别紧张,你会很快好起来的……”途中,石嶺一边安慰着浅昏迷的袁成涛,一边还给他输氧、补液。经过12个小时、600多公里的奔波,救护车终于在1月5日凌晨3时,抵达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早已做好准备的救治小组快速展开工作,采取输血、输液治疗。

然而,经过治疗后,袁成涛的上消化道仍持续出血,当晚9时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书。在此情况下,只能下腔镜观察后才能止血,而下腔镜又具有极大的风险。“为了战士的生命,这个风险一定要担。”院长周建丽组织专家组会诊后,毅然建议专家组采取急诊胃镜探查。

5小时手术后 新兵向恩人竖大拇指

很快,查明袁成涛出血处为十二指肠降部穿透性溃疡伴出血。在胃镜下无法止血的情况下,专家立即实施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院领导、普外科专家陈建川和手术小组成员连夜奋战,耗时5个多小时为袁成涛实施十二指肠降部溃疡切除手术。

1月6日凌晨5时,伴随着有节奏的监护仪生命体征信号声,袁成涛苏醒了。他不能说话,挣扎着抬起手,对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经过术后几天时间的恢复,袁成涛的状态逐渐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良好。据陈建川介绍,后续的治疗效果表明,当初冒的这个风险非常值,不仅挽救了袁成涛的生命,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远期并发症。

“小袁,该输液了,手术后伤口很疼。别着急,慢慢就好了!”因为使用麻药后产生烦躁,手术后的袁成涛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医生护士慢慢开导缓解他的情绪。手术后身体虚弱时常出汗,一冷一热容易感冒,护士们每小时查看一次,只要有一点汗潮就为他换衣服。

这一切,也被袁成涛的父亲袁升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几天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部队首长!谢谢医院!”“是组织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军地医院医护人员的无边大爱,再次点燃了我生命的火炬。”1月9日,袁成涛情况进一步好转,“我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尽快养好病,尽快重返高原,重返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