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大山驻村见闻】大篷车

2021-03-01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在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记者唐大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从乡政府回村委会,看到路旁停着一辆皖K车牌的红色货车,一对夫妻模样的人正在车旁端着碗吃饭。

  因为货车是皖字头牌照,我与他们攀谈起来。男的话少些,问一句答一句,微笑中带着腼腆。女的性格开朗,流利的普通话标准而响亮。


图为谢海丽夫妇与唐大山(右) 西热多吉 摄

  “在这里遇到老乡不容易。我叫唐大山,可以知道你俩的名字吗?”

  “我叫谢海丽,感谢的谢,大海的海,美丽的丽。他叫刘伟,文刀刘,伟大的伟。”

  “不看车牌,不听说话,我以为你是当地人呢。”

  “我的形象适合在西藏做生意。无论到哪个地方,摊子一摆,我在附近忙着,一会儿就有生意。你看,有人往这边来了。”

  “你们先招呼顾客,等村民买好毛毯,我们接着聊。”

  “不影响。没有同时接待几拨人的能力,生意怎么做?扎西德勒!这些都是做毯子用的,有的厚,有的薄;有十五六个品种,看中哪个选哪个;你看这种料子的花纹,有图案,好几种设计。以前那种单一颜色的料子我们不进了。价格按米计算。选好后,我现场加工,包你满意。”

  “这是一条龙服务。车里真带着加工的机器。”

  “这里人厚道,我们赚了他们的钱,服务要到位。芒康县的大多数乡我们都去过。同一种东西,安徽叫毛毯,西藏叫毯子。他们喜欢厚的,我们带的大部分料子是厚的。他们洗毯子很特别,把毯子铺在水泥地上,一边往上面冲水一边用脚踩。有些乡干部专挑薄的,用洗衣机洗,平常好打理。做生意说话重要,同时保证货真价实。我们走了那么多乡,老百姓是识货的,色彩中不中意、图案好不好看、手感舒不舒适,他们会判断。我们进货时贵些,坚持挑好货。”

  “你们以前来过这里?对朱巴龙村好像挺熟悉。”

  “我们第一次来芒康是造锅,是用废铝浇铸在模子里造新锅。把车一停,往这一站,附近村民认识我们。”

  “现在怎么改行了?由造锅改为卖毛毯。”

  “怪就怪他的技术好。造锅是一次性买卖。为什么这样说?我们造的锅随便用上十多年不会坏,有的能用上半辈子。不信你问问买毯子的她,用的肯定是那年我们造的锅。从生意角度说,我希望他们的锅经常漏水;从良心上讲,我们不能那样做。不管回头看还是往前看,都是他们得实惠,我们赚大钱。造锅生意做不成,我们卖毛毯。不管在芒康还是卡若区,认识我们的人想起家里的锅,就对我们像家人一样信任,换啥生意都是火辣辣的。”

  不大言语的刘伟撑不住了:“别听她瞎说,在深山中钻来钻去,能赚什么大钱?生意火辣辣的?我们的脸被高原的紫外线晒成红辣椒了。”

  “没必要担心,挣再多的钱都是你们一路奔波辛苦换来的。你不大说话,说起话来挺幽默。我们不提钱,能告诉我最远到过哪里吗?”

  “昌都市11个县区的绝大部分乡镇都去过。拿芒康县来说吧,一共16个乡镇,南部不用说,北部只有戈波乡没去过。”

  “你该说最远去过哪里了。”

  “阿里地区的噶尔县。”

  “在那里感觉怎样?”

  “生意还可以。头有些晕,搬东西慢些,一次少搬些,没大问题。”

  “你俩晒得像当地人,但听不懂藏语,更不会说藏语,生意怎么做?”

  “我不爱讲话,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就行。你听,海丽跟她们聊得多热乎。昌都一带的年轻人基本上会讲普通话,年龄大些的连说带比划再看表情,要哪个品种、多少钱,这样的事情能表达清楚。到了阿里,交流没有这边顺畅,附近一般会有几个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经他们翻译,买卖做成,增加了相互了解,感觉挺好,头晕也忘记了。”

  “牧民买到想要的毯子,你赚到钱,双方把美好留存心底。这些是好的方面。有没有不顺畅的时候?”

  “干哪一行都不容易。今年受疫情影响,出来得晚。想把年初几个月的损失补回来,我们决定去趟墨脱,听说那里的生意好做,谁知半途而废。”

  “什么情况?”

  “离墨脱有五六十公里的时候,天下起小雨。路本来不宽,加上湿滑,装满货的车子有些不听话。我是个老司机,心却发憷。咱出来是挣钱的,但有底线,不玩命。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海丽担心起来。头脑清醒的她说,手机信号消失,这趟生意不做了,一家老小等着咱平安回家。”

  “我去过墨脱,虽说比以前好多了,危险还是有的。”

  “打算明年去一趟。有个老乡去过几趟,他说选好时间段,别麻痹大意,能到墨脱。”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赞同你们去墨脱看看。到了那里,你们能见到不一样的西藏。在金沙江畔可以吃到苹果梨子,到墨脱能尝到喜马拉雅山中生长的香蕉。”


图为夜幕降临,仍有村民在采购 唐大山 摄

  谢海丽把加工好的毯子叠好递给一位妇女,接过话头:“明年过完春节就去。听说墨脱的辣椒1斤15块钱,我的孩来,真贵。”

  “我的孩来,这句方言暴露了皖北身份。”

  “在西藏说普通话,一句老家话都没有。你给我们说家乡话,我的口头语给带出来了。”

  “我的普通话不好,见了老乡只能说家乡话。哦,车上有蓄电池?”

  “五六年前我们来朱巴龙村时,没有通电。蓄电池里的电用完了,跟村民商量,用他家发电机发的电充一下,不收他家造锅的加工费。如今村里通上国网,我们车上有了移动太阳能。”

  “太阳能可以移动?我第一次听说。”

  “车篷上有一大块光伏板,西藏的太阳多,走到哪里都有电用。”

  “你们确实是在移动着。车里装得真多,衣食住行全在这辆大车里,是另一种形式的自驾游。”

  “我们是穷游。人家开的是房车,我们开的是大篷车。”

  我看一眼谢海丽和刘伟,又看一眼正在挑选布料的村民,觉得有了这样的大篷车,生意人财源滚滚,农牧民生活多彩。(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