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宗教

杭州佛学院: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宗教院校的发展闯出新路

2018-12-18 光泉 中国民族报

从印度到中国,从古代到近现代,佛教教育经历了译场教育、丛林教育以及近现代的学院教育,佛教一直顺应着时空因缘的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教育形式。

据记载,清末民初,为了振兴佛教、救国图强,佛教界仁人志士在时事动荡的年代里,兴建新式僧学堂、佛学院,以图从教育、思想、文化、宣传、组织等多方面培养佛教有生力量。太虚大师就是其中的楷模,他凭借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把握时代因缘,秉着培养人才的宗旨,创造性地吸取了古今中外、佛学世学的教育经验,走出了一条从形式到内涵都超越传统格局的佛教教育新路。

杭州佛学院的前身是1946年12月由太虚大师和巨赞法师创办的“杭州武林佛学院” ,共经历了会觉、巨赞两任院长。佛学院开办之初,仅有学僧30余人,程度参差不齐。后经师生们的努力,武林佛学院声誉日隆,一时间几乎成为青年僧人向往的佛学殿堂。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渐得到落实。此时的佛教界组织涣散、教育停顿、人才匮乏、百废待兴。为了适应佛教事业的需求,杭州灵隐寺在1998年成立了“杭州佛教僧伽进修班”,1999年更名为“杭州佛学院(筹)”,2006年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正式成立“杭州佛学院”,同时设立了佛教艺术专业,成为一座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省级高级佛学院。

新时代的杭州佛学院既与武林佛学院一脉相承,又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杭州佛学院的发展历程,正是我国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时期,尽管佛学院的佛教教育和僧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佛学院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立足当下时代变化,对佛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迫在眉睫。

强化学科建设。学科是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杭州佛学院现下设教理学院、艺术院、外语学院、佛学研究所和禅修中心。未来杭州佛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硬件上进一步得到完善,而且还要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同时,学院将在已有佛教教理学院、佛教研究所、佛教艺术学院、佛教外语学院、禅修中心、青年学佛班等教学机构基础上,开设佛教传播学院、佛教管理学院、佛教戒律学院、佛教建筑学院以及佛教音乐学院等,大力打造集僧伽教育、艺术教育、讲经说法、学术研究、佛教管理、对外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佛教院校,为我国佛教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僧才。

重视国际化办学思路。杭州佛学院鉴于当前社会、国际形势,尝试合作办学与国际化的办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加强与社会高校合作办学。杭州佛学院与众多高校强强联手,先后与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提高了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采取“请进来”的师资引进计划,将杭州本地高校(如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的专家教授聘为任课教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其次,加强与国际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必然趋势。杭州佛学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仅“请进来”,而且还要“走出去”,开展与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未来的杭州佛学院将继续与泰国、斯里兰卡、日本、美国等高校开展友好合作,互派留学生,为佛教院校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加强佛学院自身管理。抓好佛学院管理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的组织保证,对于佛教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杭州佛学院将把好方向、彰显特色、探索规律、争创一流,努力为我国宗教院校的发展作出表率、闯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