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宗教

兼容并蓄 文化融合 这座皇家寺院讲述传承千年的秘密

2018-11-09 中国西藏网


图为栖霞寺舍利塔

古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萧梁时代,栖霞山是皇帝瞩目的佛教圣地,直至南陈时代,栖霞山仍是当时统治阶级崇佛论道的重要场所。栖霞寺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著名寺庙。从南朝至清一千多年间,这座皇家寺院得到了历代政权的敕封和捐助,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栖霞寺现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三处:栖霞山石窟、明征君碑、舍利塔,都是金陵地区历史上政治、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的重要见证。其中,栖霞山石窟即千佛岩,是南朝石窟的代表之作。千佛岩上下共五级,层次分明,据统计,现存有佛龛294座,摩崖造像515尊,号称千佛。千佛岩佛像造像精致古朴,风格融入了中国文化审美情感,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代表之一。


图为千佛岩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张祎娜认为,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久的文明,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国宗教史表明,外来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都能很好的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融合,成功实现本土化,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日前,主题为“从黄寺与皇家寺院看佛教中国化”的第四届黄寺论坛在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西黄寺举行。与会嘉宾不乏来自国内各大寺院的高僧,他们围绕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积极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行交流研讨。来自南京栖霞寺的净善法师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与中国社会的不断融合,逐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栖霞寺千年的历史角度来看,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本质就是佛教不断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过程。

千佛岩恰好为中国佛教造像的本土化提供了有力证明。历经佛教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昌盛繁荣,出现了一大批画家、诗人、书法家、文学家、艺术理论家,佛教石窟造像也逐渐摆脱了外来影响,体现了中国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要。净善认为,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次高潮,除了产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艺术精品以外,这一时期也是佛教艺术逐渐完成中国化的时期。


图为无量殿石雕

千佛岩第19 窟的无量寿佛,面容清癯秀劲,嘴角向上弯起,露出神秘微笑,佛象褒衣博带,衣褶层叠稠密,衣裙垂蔽。这种所谓“顾陆风格”,就是人物画家顾恺之、陆探微所代表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的画风。而在无量殿前,两尊接引佛的石雕立像,则是跳足立于圆形莲座上,袈裟表现较厚重,薄衣贴体,低髻螺发,头部比例大,面部方圆丰满,肩平直,身体健壮,此时已不是面容清秀之状。属于典型的南朝后期,以张僧繇为代表的“面短而艳”人物造像风格。

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已逐渐摆脱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逐渐走向了世俗化、本土化。考古学家宿白在《考古学报》上曾发表论文认为,这种优雅端庄的作风,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秀骨清相”成为南北统一的审美标准。从敦煌莫高窟到洛阳龙门石窟,同时期的佛教造像可以看到相同的艺术特点。佛教美术正在从南至北一步步地中国化。

龙门石窟中首先出现了清秀的供养人,而后又出现了清瘦的佛像。江南所流行的“秀骨清相”在敦煌石窟上也有所体现。2000 年在千佛岩发现“东飞天”,使其被誉为“东敦煌”,在艺术风格、内容、手法上与同一时期的敦煌石窟有着某种关系。


图为清乾隆御笔

诸多考古学家认为,因为各地的交流不断,虽隔千里,各地文化都在相互影响并逐渐融入。净善法师发表演讲时表示,佛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应该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国文化相适应,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图片来自栖霞古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