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妙手仁心 只为让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2022-04-28 西藏日报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藏药历史悠久,以青藏高原的植物、动物、矿物药为基本药物。在自治区门孜康制剂中心(藏药炮制技艺)非遗项目传习基地,我们见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藏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治区藏医院前任院长占堆,听他讲述如何继承、教授这门古老而珍贵的非遗技艺。

  8岁跟随叔叔学医

  12岁完成三部医典一次性记诵

  占堆老人今年76岁,他是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门孜康老字号”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来自日喀则仁布县的占堆,出生在一个藏医世家,爷爷是家乡一带有名的藏医。那时候,爷爷边给人看病,边上山采药自己配制药丸,后来,父亲和叔叔也都学习了藏医,沿续爷爷的事业。

  8岁那年,占堆跟随在门孜康工作的叔叔,进入门孜康(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当时主要以教学为主)继续学习藏医。12岁时,占堆已经能一次性记诵藏医《四部医典》中的一、二、四部。按当时的规定,一次性记诵《四部医典》中的三部就算毕业了。“因为第三部更多注重的是临床实践,并不要求背诵。”占堆解释说。

  1960年,14岁的占堆开始在拉萨藏医院药房工作。1975年,占堆到林周县人民医院任院长。1996年,占堆担任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直至退休。

  每年去山上采药认药

  翻过那座山意味着考试就开始了

  说话间,占堆老人回忆起了第一次上山采药的经历。每年夏天,都是采挖藏药材的最佳时机。拉萨附近的夺底沟盛产藏药材,因此这里既是门孜康的采药地,也成了门孜康学生们的考场。

  每次采药大概持续十五天左右,师生们打包好行李物品,一起向夺底沟出发。“那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全凭步行进山采药。只有挖到药材后,会用马车拉回门孜康,其余的人继续采药、认药。”占堆回忆说,“在夺底沟里,老师会仔细且很耐心地教授学生认药、采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现场提问。”但是,大约一周后,他们将要翻过赛嘛拉山。每当翻过那座山后,也就意味着考试即将开始了。

  翻过赛嘛拉山后,门孜康师生们来到了今天的达孜区境内。老师们将提前采好的上百种藏药材,整齐地摆放在某个地方。此时,学生不能提问,老师不能干预。学生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向前,辨认老师随机指出的药材。前三名会受到奖励,后三名也会受到“奖励”——扮作黑白牦牛的样子,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化腐朽为神奇

  坐台是最难的炮制技艺之一

  藏药炮制是依据藏医理论制备藏药饮片的一门独特的传统制药技术。这一西藏特有的技术使藏药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绝大部分藏药材不能生用,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运用于临床。对药材进行炮制,一是为了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二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三是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适合临床需要;四是便于制剂和贮藏。

  藏药炮制包括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工序,不同规格的饮片有不同的炮制工艺,有的饮片要经过蒸、炒、煅等高温处理,有的饮片还需要加入特殊的辅料如酒、盐、奶、药汁等再经高温处理,最终使各规格饮片达到规定的纯净度、厚薄度和安全有效的质量标准。藏药炮制工艺含有独特的增效减毒“绝招”,它不仅用于藏药汤剂,也是生产藏成药的技术基础。对这一传统医药炮制方法进行抢救保护,意义重大。

  “我认为‘坐台’是整个藏药炮制技艺中最难的一种!”占堆颇为感慨地说。什么是坐台呢?记者了解到,水银洗炼法在藏语中称为“仁青佐智欠姆”,所得药物称为“坐台”。其炮制工艺复杂,需加入金、银、铜、铁、响铜、黄铜、铅和锡等闭毒八金属合炼,封闭水银毒性,再经过许多道消毒加工工序,才能炼出“坐台”。它是一种化合物,这种物质单独并不能成药,但是一旦加入其他配方里面,就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技艺代代相传

  继承前辈医者的“妙手仁心”

  据介绍,自治区文化厅公布自治区门孜康制剂中心为藏药炮制技艺非遗项目传习基地以来,各传承人以该中心返聘业务导师洛桑多吉专家负责实施的国家级“藏药炮制基地示范建设项目”为契机,建立了展现历代藏医药炮制文化的藏药炮制展馆和藏药炮制文化传习培训室,以及洛桑多吉专家传习工作室,提升改造了藏药炮制现代化中试生产车间等,以此优化配置了传习基地基础设施,为传习藏药炮制技艺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硬件支持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自治区门孜康制剂中心的藏周太跟随占堆老师学习藏药炮制技艺。经过近五年的学习,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大部分藏药炮制技艺。“现在还达不到‘精通’,但是,基本的原理和步骤老师都已经教授了。在占堆老师身上,我除了学习技艺,还学到了医德。像老师他们那一辈医者,真的称得上‘妙手仁心’!”藏周太说。未来,他也会将藏药炮制非遗技艺不断传承、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