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2019-06-12 李杰 鲁融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5月的青藏高原天蓝云白、水碧山青,美若天堂。

  5月下旬,记者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出发,往东南方向行车约300公里,便到了湖南省常德市援藏工作队驻扎的地方——隆子县。

  2016年7月,常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来到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的隆子县工作。工作队由5名党政干部和3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奋力改变高原面貌。

  在隆子县走访5天,记者听到了关于常德援藏人员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当地干部群众称他们是“青藏高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缺氧不缺精神

  隆子县海拔3900米至4300米。全县3万余人,藏族占99%以上。

  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进藏第一天,在202省道上前行,阳光、大雪、冰雹、强降雨轮番上演,无法预测下一段会遇到什么天气。行至海拔5100米的雅堆扎拉山时,人一下喘不过气来。

  “头痛、晕厥是家常便饭,醒来后就继续工作。”常德援藏干部、隆子县住建局副局长何铨告诉记者,入藏3年来,如何适应高寒低压缺氧环境,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何铨记得,刚到高原时,隆子县要选定易地搬迁地址,他到加玉乡普玉村实地踏勘。山路崎岖,一路颠簸,他突然感觉头晕心慌、胸闷气急、四肢麻木痉挛,当时胃里吐得一干二净,人几近虚脱。

  在隆子县中学工作的常德援藏教师戴明,每周要上18节体育课。“有一次带着学生运动时,戴老师突然意识迷糊,摔倒在球场。”隆子县中学党支部书记次仁顿珠赶紧把戴明送到医院。第二天,戴明又带着学生上起了体育课。

  常德援藏医生、在隆子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唐永忠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40%至50%,高原反应随时可以让一个人倒下。

  失眠、头痛胸闷、血压上升、体质和记忆力严重下降……常德援藏人员都出现过这样的症状,但他们始终坚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重“输血”,更重“造血”

  5月的高原,杨柳破芽吐绿,隆子县到处生机勃勃。

  由常德援建的隆子县污水处理厂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常德援藏干部、隆子县副县长詹学明介绍,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后,将彻底改变隆子县城污水直排的状况,为高原治污积累经验。

  在隆子县“菜篮子”工程产业园区,温室大棚里鲜花盛开、果香扑鼻。园区负责人扎西多吉告诉记者,在常德援藏工作队帮助下,园区一期工程已建设智能温室大棚2座,计2076平方米,PC阳光板温室大棚106座,开当地有机蔬菜规模化、设施化生产先河。

  在上一批援藏工作队工作基础上,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借鉴常德城市改造提质经验,通过“城区扩容、划行规市、管线入地”,使隆子县城建设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被世界地理杂志称为“西藏最干净的县城”。

  此外,玉麦乡玉麦村等3个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也成为西藏边疆建设的亮点,隆子县中学等9所中小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提质改造后的隆子县人民医院成为山南市综合标准最高的县级医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常德市援藏干部、隆子县委副书记覃歇民说,自1995年开始,常德市先后派出8批援藏人员,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建美好家园。除了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输血”,常德援建工作更注重“造血”,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去年,隆子县实现生产总值12.34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5元,比2016年分别增长52.5%、26%。

  三年援藏一生情

  “医生叔叔像亲人一样,说话时轻声细语。”5月21日,在隆子县人民医院,7岁的尼玛曲珍说起其主治医生唐永忠,眼里满是感激。

  倾情雪域群众,关注民生福祉。近3年来,常德援藏干部、隆子县卫计委副主任李军先后2次带领援藏人员到乡镇开展衣物捐赠和义诊活动,共捐赠衣物5800余件,接诊藏胞1800多人次,发放药品价值9万多元。

  在隆子县养老院,说起常德援藏人员,今年69岁的格桑卓嘎竖起大拇指:“他们来了,我们老人过上了幸福生活。”隆子县民政局副局长加措介绍,常德援藏工作队投入2500万元,为养老院每间住房安装供暖设备,并修缮了阳光房、洗衣房、医务室。

  “以前要走很远把水背回家,现在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了出来。”隆子镇宗雪村村民卓玛说,去年6月,常德援藏工作队在村里实施供水建设项目,解决了100多户村民以及5000多头牲口的饮水问题。

  隆子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35户7020人。近3年来,常德援藏干部、隆子县委常委、副县长贺吉敏走遍了隆子县11个乡镇80个村,主持或参加扶贫相关会议83次,议定事项580多项。去年底,隆子县实现脱贫摘帽。

  据统计,从1995年以来,常德共安排援藏资金和物资2亿多元,实施援藏项目50多个。其中,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实施项目9个,已基本完成。

  常德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的工作即将结束,一位常德援藏干部动情地说:“3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隆子县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永远会把它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