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党建领航 带富一方

2020-01-17 朱楠 德吉卓嘎 韩海兰 董秀丽 扎巴旺青 拉旺次培 扎西白吉 西藏日报


图为林芝市米林县西嘎门巴村的藏纸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记者 扎巴旺青 摄

  走进米西藏林芝市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整洁宽敞的马路旁,坐落着一排排二层的藏式小楼,深色的瓦,浅色的木窗,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道路两旁,树木俯仰生姿,宛若一幅秀丽的山水图,这是西嘎门巴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扶贫搬迁,迎来新生活

  “这是一座移民村,主要由藏、珞巴、门巴三个民族组成。过去村民住得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几乎与外界隔离, 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资源匮乏。”西嘎门巴村第一书记珠扎说,“以前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2003年,村民们从墨脱整村搬迁至米林县羌纳乡。当时搬过来40户140多人,现在已经发展到74户324人。2016年在精准扶贫和易地搬迁的政策下,政府针对符合易地搬迁标准的农户,按照每家人数的多少为他们盖了面积不同的住房,还按照每户牲畜的数量给他们分配了草场,新村水电等设施齐全,生活条件得到飞跃式改变。

  记者一行到贡桑家采访时,正赶上他外出了,贡桑的妻子卓玛在家中。现在,贡桑主要是外出打工,开挖掘机和装载机,有时候跑运输。“我在广场的摊位卖藏鸡蛋、藏面等土特产和特色小吃。现在靠务农、土地流转、旅游接待等收入,全家年收入能达15万元。”她说。

  党的恩情福泽高原大地。在这个易地搬迁村里,与贡桑家一样过上幸福生活的家庭还有很多。

  白玛丁真家有4口人,分到了200平方米的房子,当时他们只出了3万元的装修费。“住进了新房后,我家开了家庭旅馆,每年收入约5万元,家里还有运输装载机和挖掘机外包。在广场的摊位上,除了卖藏面、藏鸡蛋,还卖米林的土特产松茸和药材。加上政策性补贴等,算下来年收入大概有20余万。”他的妻子白玛次吉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党建领航,带富一方

  近年来,西嘎门巴村“两委”依托林芝机场快速通道、岗派公路的交通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加快土地流转,综合发展庭院经济、文化旅游、藏纸加工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民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西嘎门巴村采取“公司+支部+群众”模式,2016年通过土地流转引入林芝银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100余亩,投资3.2亿元建设集设施农业区、观光农业区、仓储物流区、休闲度假区为一体的智慧生态农场。通过流转土地,村集体累计增收19万元,群众累计增收70万元。

  为有效发展庭院经济,提高群众收入,西嘎门巴村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即公司负责果树栽培技术指导、村集体负责组织引导协调、农户负责浇水、施肥。该村于2018年种植车厘子共计2000棵,预计2020年挂果产量将达到6000斤,群众预计可增收30万元。珠扎说:“车厘子一斤能卖到80至100元,收入很可观,极大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西嘎门巴村努力营造的“瓜果飘香、绿色满园”生态家园,实现了庭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为了发展本村的旅游业,今年年初我们村与尼洋河旅游公司签订了合同,与公司合作将文化广场和民俗家庭展示打造为特色旅游亮点。公司每年给村集体分红5万元,并与14户群众合作,展示西藏民风民俗特色,剩下的每户积极参与到卫生打扫、交通劝导、歌舞表演等活动中,每户每月收入3000元;文化广场设置售卖摊位24个,售卖水果、土特产、特色小吃等,平均每个摊位每日销售额可达100至300元。”珠扎告诉记者。

  能人带头,品牌带动

  藏纸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5年3月,西嘎门巴村五户群众以每户入股5万元的集资方式,共投入25万元成立了西嘎藏纸加工合作社。西嘎藏纸传承人多登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已从事藏纸加工业近20年,精心传承、发展创新,掌握了造纸全套核心技术。2016年3月,在他的带领下,又成立了米林县羌纳乡西嘎村藏纸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多登的带动下,当地的村民一边学习继承藏纸制造工艺,一边将成型的藏纸精心加工,制作各种特色工艺品,进一步提高藏纸产品的附加值。他们生产的藏纸不仅在区内热卖,甚至销往国内其它省份,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据介绍,从2016年3月至今,他们的藏纸产品笔记本、灯笼、唐卡、信封、藏白纸、藏黑纸等销售订单已经达到了160余万元。

  据了解,为推动民族手工业与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促进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市、县两级政府投资了420余万元,于2016年10月底开工对藏纸合作社进行扩建,将其建设成占地689平方米,集藏纸生产、木艺加工和藏香生产、旅游参观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参观旅游体验园。项目建设完成后增加了就业岗位30个,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2018年西嘎门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41.11元,现金收入有17842元。强产业、善生活、勤致富,西嘎门巴村的300多名农牧民群众,靠着自己的双手从昔日的“搬迁者”成为现在的“扎根者”。村美、民富、人和的好日子正在一步一步实现,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