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碧水蓝天疑似海 湖光山色美如画

2019-03-22 王珊 西藏日报


拉萨市达孜区乡村公路两边的绿化。 洛桑 次旺 唐斌 摄


在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辛勤工作的园丁。 洛桑 次旺 唐斌 摄

  过去的一年,西藏拉萨市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建设重大任务。配合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区面积达5801.76平方公里。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拉萨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竞争性评审,获得国家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驱车跨过拉萨大桥,沿南三环向西来到南山公园,一路爬向山顶。整个南山区域3323亩,栽植各类树木75万余株。即使在隆冬腊月,山坡上依旧有绿色点缀。矗立山顶,拉萨美景尽收眼底,让人不由感叹:处处皆风景,徐徐入画来。

  与此同时,拉萨市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水平,实施“绿色围城”及周边山体造林。完成国土绿化造林6.92万亩、封山育林1.13万亩、防沙治沙3.51万亩,海拔4300米以下“无树村”和“无树户”全部消除。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4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8%。墨竹工卡县、当雄县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县。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纪元。

  近年来,拉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重要指示,按照吴英杰书记“用心呵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这块金字招牌”的要求,拉萨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坚定不移推进美丽拉萨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里,拉萨市实施老城区“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淘汰燃煤锅炉22台、黄标车及老旧车2014辆,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达到60%。实施拉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拉鲁湿地保护工程,县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建设。推动土壤生态修复和治理,减少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禁白”工作有序推进。

  严守生态红线

  过去的一年,拉萨市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把项目建设“三关”,严禁“三高”项目进入拉萨。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国家核定标准。

  日前,根据拉萨市八廓街等6个空气自动站的监测数据,2018年,拉萨市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优为78天、良为280天,轻度污染6天(以上数据为标况监测数据,剔除1天沙尘天气)。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拉萨市制订《拉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为打好净土保卫战,拉萨市开展农用地土壤详查工作和重金属行业全口径统计调查,建立拉萨市重金属行业全口径清单,并实行动态更新。

  打造致富“金名片”

  “达东村自然环境优美,只有让美丽环境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老百姓才能真正从生态文明建设中获益。”达东村党支部书记多吉说。为此,依托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达东村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产业,实施了达东林卡、湖边茗馆、乡村度假酒店、“拉萨人家”藏家乐、达东房车自驾车营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让农副产品变成旅游产品,让农家院落变成旅游景点,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达东村,位于柳梧高新区柳梧乡,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这个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与自然资源的古村落小溪潺潺、古树成林,景色优美、气候温和,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淳朴。依托良好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每年来这里参观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绿水青山正成为越来越多拉萨百姓致富的“金名片”。这得益于拉萨市坚持正确处理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更加注重让农牧民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各族群众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切实得到了各种实惠。截至去年年底,拉萨市自治区级生态村、乡镇命名率分别达到74%和67%。